【記者陳世旺報導】腦部受損或是中風病人若是呼吸不能自主,很多都是靠氣切來幫助呼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外科林巧峯主任利用新型軟式氣管鏡重建術,成功為開三次頭顱手術的王女士拔除氣切管呼吸器,目前患者能夠自主唱歌,過正常生活。
氣管手術是個具危險性的手術,傳統氣管重建手術器械是硬式,容易傷到聲帶,喉嚨痛,常受抽痰之苦。中山附醫自行研發軟式氣管重建手術器械,不影響聲帶,減輕痛苦。林巧峯主任統計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從2010~2016年共為62位腦脊椎傷害後氣管狹窄的病人施行氣管重建手術,其中有53人成功地移除了氣切管,成功率85.5%。截至目前的手術相關死亡率是0。
76歲的王女士去年9月4日車禍腦出血,病史有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車禍有很嚴重腦出血合併鎖骨及肋骨骨折 ,在南投署立醫院接受開顱手術三次, 從進急診室開始就插管使用呼吸器。因短時間沒有辦法脫離呼吸器, 於去年10月6號進行氣切手術, 並於11月2日再次接受顱部手術。 在氣管切管的協助下終於脫離了呼吸器,並開始進行復健。 王女士很用心的做復健, 漸漸的恢復有由口進食, 無奈氣切管無法移除。
軟式氣管鏡重建術用雷射和冷凍療法根除肉芽
由南投醫院轉診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照顧一個月。礙於健保規定,再轉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外科林巧峯主任的檢查下, 發現了氣管肉芽。 王女士於今年1月8日接受軟式氣管鏡 冷凍氣管肉芽切除及氣管支架放置術。 並於今年6月29日移除支架。 現在脖子只剩一個疤痕,已經不需要依靠氣管切管了,能進食唱歌了。
圖說;王女士在家人陪同之下接受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林巧峰博士的祝福
王女士毅力強韌,在家人細心照料,不斷努力復健,並勇敢的接受氣管手術,成功拔除氣管,喜獲重生,中山附醫特地在氣切滿一年,慶祝恢復健康並給予最深的祝福。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