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罹患失智症者約27萬人,為落實政府長照2 .0,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年前率先設置「台中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結合醫療與社區、家庭等各項資源,讓失智症患者獲得最佳照顧,協助其照顧者減少照顧負荷,成為失智友善醫院的領航者。
打造失智友善醫院!員工都是失智照護者
中山附醫從掛號、就診就啟動失智友善照護,便捷的確診到跨領域10科共同照護,一條龍式的治療到出院連結長照資源,整合醫療結合社區長照,院長黃建寧希望打造失智友善醫院,提升全院人員的失智識能與辨識失智症個案的能力、改善急診及病房的友善設施、提供住院認識輔療,及家屬喘息服務和長照資源。
就醫服務一條龍
失智共照中心主任周希諴也說,失智者從發現、篩檢、診斷、就醫、照護,每個階段非常煎熬而且耗費。 中山附醫將這些階段連結起來, 單一窗口、一路到底!志工、醫護團隊都能全程照護,患者不再無所適從。
發現異樣就應及早就醫診斷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中山附醫精神科醫師賴德仁表示,罹患失智症有認知功能障礙、行為精神問題,不要等到出現迷路、妄想、自傷、晚上不睡等症狀才就醫,如果出現平常會做的事不會做,像煮飯打電話、買東西等工具性日常功能退化時就要就醫,早期治療效果愈好。
跨科醫療團隊與社區組織成立失智守護網
921是國際失智者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1日啟動「十科共照、雙倍手護」儀式,未來由中、西醫、護理、營養、藥學、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社工、心理、法務專業共同提供諮詢給失智症家庭,以點、線、面的服務網,發展「失智友善醫院,善盡社會醫療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