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新型生物製劑問世!異位性皮膚炎剋星

【記者陳世旺報導】不容易治療的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呈現乾燥、脫屑、粗糙、色素沉澱、皮紋明顯及苔癬化,搔抓容易有傷口滲出液體引起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不得不慎,新型生物製劑臨床證實是異位性皮膚炎剋星,今年12月份衛福部正式通過有條件健保給付。

圖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魏正宗【上圖】: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進入免疫療法時代

新型生物製劑雖然有效,但是必須符合嚴苛條件才能健保給付,必須先經過照光三個月及兩種口服免疫抑制藥物的足量治療各3個月,而疾病嚴重度(EASI評分)仍有20分且體表面積30%以上,才能使用針劑。

教學醫院醫學中心有臨床免費新生物製劑注射

   中山醫學研究所教授魏正宗表示,醫技發達,新的生物製劑不斷研發 ,有一家跨國際臨床實驗的生物製劑到臨床第三期,透過教學醫院和醫學中心,只要患者有體表面積10%就可做免費針劑治療,效果也很好,可省一筆龐大的醫療費用,患者應重視此福音,名額有限。

   保養原則:避免過敏原,皮膚保濕

    醫學博士魏正宗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自體免疫失調,小時候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約5%-10%的患者會延續到成人期。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經從傳統的抗組織胺、外用療法,進展到免疫調節為主的生物製劑治療。保養原則,最重要的是生活型態需健康,避免過敏原,皮膚保濕。服用民間偏方或是健康食品,也不見得會有效,過敏原檢查是必須的,從日常生活做減敏療法。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