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國際獅子會捐款贊助癌童找回新生命

【記者陳世旺報導】獅子情,公益心,300-C1區國際獅子會捐款贊助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的王小弟。主治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翁德甫,希望此次捐款活動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來關懷為生命奮鬥的小勇士。

不明原因發燒7天以上、腹部有腫塊家長宜小心

    翁德甫主任指出,神經母細胞瘤號發於5歲以下小孩,屬於極高惡性的腫瘤,因大多由肚子內腎上腺長出,很難早期發現,家長如發現小孩有發燒7天以上未退燒的不明原因、或是腹脹,甚至摸到腫塊,一定要進一步仔細檢查,以期早期發現。而第四期的神經母細胞瘤目前仍有一半會復發,而在疾病復發後,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翁德甫醫師表示,台灣健保給付這些病童幾乎所有的費用,但當特殊移植併發症出現時,家屬往往就需要使用健保尚未給付的龐大藥物來進行治療,對有些家庭確實是沉重的負擔。

5歲王小弟二年來樂觀戰勝病魔

    王小弟兩歲的時候,食慾不振,發燒,家長發現頭部腫塊至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除了頭部腫塊之外,還有腹部腫瘤,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經過多次的高劑量化療、手術切除腫瘤、自體骨髓移植與放射線治療,終於看不見癌細胞。

    不幸數個月後的正子追蹤異常,切片檢查證實癌症復發,但是樂觀的王小弟臉上從來都看不出氣餒,勇敢的再次接受高劑量化療的挑戰,在六次高劑量化療後,癌細胞再次消失。

圖說:王小弟開朗唱二手輕快好歌自娛娛人樂觀奮鬥精神可佳

由於再次復發的可能極大,王小弟的爸爸捐出半吻合的造血幹細胞,希望藉由爸爸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將癌細胞斬草除根。

但第二次骨髓移植比第一次更辛苦和危險,王小弟經歷許多移植難受的併發症,如肝臟靜脈阻塞症候群引起的嚴重腹痛和腹脹,膀胱炎造成嚴重血尿及疼痛,幸而在醫護人員努力不懈引進許多新藥,與全家人的一同守護之下,成功度過重重難關。如今,王小弟逐漸康復,開朗的歌聲往往逗得醫護人員露出笑容。

困難的半吻合骨髓移植

    巫康熙副院長表示,一般骨髓移植和肝臟或腎臟移植的配對完全不同,配對要完成吻合才有較高的成功率,近年來由父母或手足提供造血幹細胞的半吻合骨髓移植,雖會遇到較多的併發症,但因捐者是父母或手足,所以不會有找不到捐贈者的問題,且可快速執行移植。

   王小弟接受由來自父親的血液幹細胞,完成半吻合移植,父親的細胞如今也在王小弟體內茁壯,希望藉由父親免疫細胞的力量,父子”同心同髓”,戰勝這惡性極高的病魔。

國際獅子會熱心公益,拋磚引玉要讓愛傳遍社會

       國際獅子會300-C1謝賀全副總監表示,自強獅子會主導此次募款活動,讓獅友群策群力,發揮愛心,藉此捐助活動,除了幫助王小弟之外,也贊助另二位癌症病童的醫療費用,祝福三位病童在社會大眾的協助之下,戰勝病魔,恢復健康的人生。也讓愛的種子啟發萌芽,把愛散播到社會各角落,拋磚引玉,影響更多有能力的人一起做公益,讓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