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良性攝護腺肥大新療法【微創攝護腺動脈栓塞術】

【記者陳世旺報導】良性攝護腺肥大引起頻尿,影響生活品質,中山附醫醫學影像部 梁耕維醫師使用「微創攝護腺動脈栓塞術」解決患者頻尿困擾,侵入性低,傷口小,復原快,無併發症,門診手術即可處理,病患僅需局部麻醉,不須住院,是治療攝護腺肥大新選擇。

1667869720026

傳統手術併發症讓患者猶豫再三

   梁耕維醫師指出,「微創攝護腺動脈栓塞術」在歐美實行多年,技術已相當成熟,成效受到肯定。最新的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及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機構已將攝護腺動脈栓塞術列入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指引的選項之一。

   梁耕維醫師說,一般常見攝護腺肥大治療方法,除了改善飲食習慣和調整生活型態外,還有藥物和手術治療;但藥物後續引起的副作用常讓病患難以忍受,導致用藥不確實,效果不彰;而手術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像是性功能障礙、逆行性射精、尿道與膀胱頸狹窄、尿失禁等,更是讓病患猶豫再三。

新療法不經過尿道沒破壞攝護腺結構

   多個研究指出,攝護腺動脈栓塞治療能有效改善排尿不順的症狀,包括國際攝護腺症狀量表分數以及生活品質量表分數的改善、尿流速顯著增加、攝護腺體積縮小,及前列腺特異抗原降低。最重要的,栓塞治療過程中完全不經過尿道也不會破壞攝護腺結構,所以不會引起常規攝護腺刮除手術相關併發症。

梁耕維醫師表示,此種治療方法特別適用於手術風險高或不願意接受手術之高齡者、心肺疾病患者、長期服用抗凝劑、有手術疑慮、需快速回到工作崗位的患者。

1667869739844

低侵入性、傷口小、低副作用、療效快

梁耕維醫師【上圖】進一步說明,「微創攝護腺動脈栓塞術」治療,經由手腕動脈,透過X光血管攝影及錐狀束電腦斷層(CBCT)進行3D精準影像導引,將微細導管深入到攝護腺動脈內,注入微球阻塞血流,完成治療。低侵入性、低副作用、治療效果佳,手術傷口只有針孔般大小,後續也較無傳統外科手術相關併發症,多數病患可於治療後一個月大幅改善排尿症狀,六個月左右達穩定狀態。

 

   根據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攝護腺肥大的治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也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適合所有患者。因此,若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應向專業、且對治療熟悉的醫師諮詢,得以了解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最好的策略。

成功個案分享:

61歲患者大約五年前開始出現頻尿、排尿困難等症狀,在外院檢查後診斷為良性攝護腺肥大,開始吃口服藥控制,但近半年口服藥的效果越來越差,不僅有嚴重的解尿困難,每次解尿需花費20分鐘以上,且夜尿頻繁,大約每兩小時需要起床解尿,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

1667869752338

   曾有泌尿外科醫師建議他接受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但因病患本身有其他系統性疾病,擔心手術及麻醉風險,即使症狀嚴重,還是遲遲不願意接受傳統手術治療。

轉到中山附醫醫學影像門診諮詢後,接受「微創攝護腺動脈栓塞術」治療,治療後兩週,他的各種排尿症狀開始慢慢改善;治療後三個月,病患的排尿症狀幾乎完全消失,改善睡眠品質,後續追蹤檢查也顯示攝護腺體積縮小,尿流速也回到正常範圍,讓病患對於治療效果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