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83歲老嫗30年來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紅腫搔癢,四肢,頭頸出現一顆又一顆紅腫的結節,癢到快抓破皮,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蕭玉屏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結節性癢疹,使用新型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銳虎】,立竿見影,揮別阿婆困擾多年的罕見皮膚病。
蕭玉屏醫師指出,新型生物製劑是專門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罕見的結節性癢疹,竟然服用銳虎後就不癢,治療6週後竟能減低藥物,不癢且消紅退腫,真是奇蹟。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是異位性皮膚炎剋星
蕭玉屏醫師解釋,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銳虎(Upadacitinib)主要針對會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製造的細胞內激酶JAK1傳遞做訊號阻斷,從上游精準鎖定多種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分泌,以達到良好的皮膚病灶及搔癢症狀改善。
在服用銳虎治療後一天起有感止癢,將近八成患者在治療四個月左右可成功改善75%皮膚症狀、六成達到症狀幾乎完全清除,尤其對頭頸部症狀有良好的改善。
圖說〞ˋ治療前後對照
成功個案分享:
阿婆住雲林縣元長鄉,務農採菱角30多年前罹患奇癢的皮膚怪病,從下肢、手臂、手腕、背部、脖子、蔓延到頭皮。又癢又腫,讓婆婆很困擾,睡覺也不安穩,常常邊睡邊抓,抓到流血,醒來的時候,枕頭套、床單,都是血漬,四處求診中西醫,無效,聽孫子說,網路有報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會治療皮膚病。
經過中山附醫皮膚科蕭玉屏醫師診療並檢查,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結節性癢疹,抽血過敏IgE指數高達5000KU/L(正常值 <114 KU/L),給予口服止癢抗組織胺與外用藥膏。
用藥需考量多方身體狀況
婆婆的癢仍然沒有好轉,家屬說,阿婆對類固醇的使用有副作用,使用之後眼壓增高,視力看不清楚,曾經一度還因為使用類固醇,免疫降低,臀部傷口併發蜂窩性組織炎住院,因此,非常排斥類固醇用藥。
蕭玉屏醫師認為,婆婆年事已高,除皮膚問題之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疾病,需要更全面地考量;改開立免疫抑制劑環孢黴素治療,但是效果仍是有限,因為婆婆一使用免疫抑制劑,血壓就飆升,並有頭暈、頭痛、疲倦等不適情況產生。
蕭玉屏醫師與婆婆和家屬討論,嘗試使用新型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銳虎(Rinvoq)來控制異位性皮膚炎與癢的情形,婆婆的皮膚竟然明顯好轉了。
耄耋之年喜獲良醫
12月13日,83歲阿婆夥同夫婿開心來到中山附醫感謝蕭玉屏醫師,見證蕭醫師醫術精湛。阿婆說:「吃完第一天之後,隔天就比較不癢,睡的很好,再吃第二天,覺得身上幾乎都不會癢了。吃了一個禮拜之後再搭配擦乳液一天2次,明顯感覺不會癢了,不癢就不會抓,晚上好睡,凸起來的紅疹跟傷口就開始慢慢變好了。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