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為改善棘手外傷性傷口潰瘍、糖尿病足、壓瘡、靜脈潰瘍等慢性傷口治療、中山附醫三年前率先成立傷口中心,方便患者換藥時間和提升醫療品質,引進各式的敷料及治療技術,致力於困難傷口的照護發展,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嘉惠臭頭爛耳等難纏的傷口的患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陳俊嘉主任【上圖】指出,嚴重潰瘍性傷口治療不單是換藥,要找出原因,提供照護方式等治療方式。針對各類型的問題傷口,妥善運用雙鑽石模型的理論來照護,癌症患者接受標靶療法,有些人會因藥性和劑量出現嚴重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和醫師對療程的用藥。
個案分享:改善標靶治療引發頭皮毛囊炎頭皮出血落髮
傷口中心近日由皮膚科轉介一名61歲女性個案,患者因肺癌先於外院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治療半年卻飽受副作用折磨,開始出現甲溝炎、頭皮毛囊炎,到後期全頭皮大面積損傷、出血甚至是落髮。
圖說:中山附醫傷口中心專責護理師吳琳雅說明治療45天改善傷口並長髮讓患者能平躺睡覺
傷口中心醫護團隊依據個案傷口狀況,運用適當敷料進行傷口照護,例如:抗菌纖維敷料、防沾黏敷料、泡棉敷料等滾動式調整敷料,主要希望能減輕換藥不適感、提升換藥過程的品質,並且利用水療床設備,傷口經由水療床加強清潔,物理治療方式減少換藥頻率及疼痛感,治療過程中,團隊持續不間斷的追蹤個案、改善換藥過程中的不適,並持續使用泡棉敷料及搭配藥物治療以及提供傷口照護專業性。
在醫療團隊完整資源照護下,經過一個半月的時間,傷口逐漸癒合,甚至新生頭髮的出現,終於讓個案在飽受痛苦半年,終於可以平躺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