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國附醫疼痛治療中心每年完成影像引導治療800例,造福疼痛患者,該院研發超高頻脊髓刺激器,今年更榮獲國家新創獎,為疼痛中心增添生力軍。疼痛中心主任溫永銳使用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緩解長期關節疼痛的病人,療效成績傲人。
水冷式射頻治療:應用於多種脊椎及關節疼痛
國際知名的疼痛權威專家温永銳主任指出,水冷式射頻神經阻斷術,特別適用在某些長期關節疼痛的病人,但是尚未走到必須置換手術的中間階段;同時對一些年紀過大,不適合手術卻又疼痛難捱的老年人也特別適合。
利用特殊的水冷式電燒針,將支配關節疼痛感覺的神經進行燒灼,卻又不會影響關節原有的運動功能,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在髖關節、膝關節、或肩關節,目前已累積有相當多的成功治療個案。
温永銳主任說,疼痛不只是身體疾病常見的症狀,甚至可能成為一生中對疾病恐懼的來源,慢性疼痛不但會在大腦留下永久的記憶刻痕,長期疼痛敏感更會影響神經系統其它的功能,造成焦慮、憂鬱、失眠、自主神經失調、甚至性格改變等。因此,要回復健康、避免神經系統永久異常,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消除疼痛或至少控制疼痛。
神經阻斷、神經破壞、或神經調整可降低疼痛
温永銳主任解釋,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疼痛、恢復功能、改善生活品質。尤其是神經病變性疼痛,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椎板切除後症候群、三岔神經痛、或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等,長期嚴重疼痛的結果,不只是身體的不舒服,連情緒及生活方式都被改變。疼痛科除了使用各類的止痛藥物外,更特別的是利用各式各樣的神經阻斷、神經破壞、或神經調整的方式,雖然不一定消滅疼痛,但可以將疼痛降至最低,讓病人回歸正常生活,也不需長期大量服用止痛藥,節省醫療資源,減少副作用。
温永銳主任呼籲,疼痛科並非只看癌症末期病人、嚴重的神經痛、或是只是開立嗎啡的門診。近年來,台灣的疼痛治療有大幅的成長及進步,尤其在影像引導的介入性治療技術運用,越來越積極,也越來越廣泛,由頭皮至腳底、由皮膚表層到內臟深部,所有的疼痛都包括在疼痛治療的領域內。更重要的是,疼痛治療的觀念由單純的解除疼痛,轉向恢復身體功能及追求生活品質。
成功個案分享:
53歲曾太太,是醫院病理醫檢師,結婚27年,並育有二子。民國99年進行腦部顱咽瘤手術後,後續併發症,在半年內動了四次腦部手術,造成認知及智力退化,長期行動不便,還造成下肢退化無力痙攣,甚至疼痛到完全無法碰觸,造成復健過程極為崎嶇困難。
夫妻鶼鰈情深,先生說:太太關節退化,一動就會痛,穿褲子、換尿布都會反抗,導致尿道炎、尿布疹等問題衍生,嚴重影響日常照護。由於雙腳髖關節疼痛,輾轉多科就診,狀況無法改善,來到中國附醫疼痛中心求診,温永銳主任醫師利用水冷式射頻治療技術,高度選擇性地破壞關節神經。不只平時疼痛大幅改善,可順利進行泳池訓練,甚至進步到可以在復健科進行一週二次的踏步器練習,讓生活作息大幅的改善,讓她先生大讚溫永銳醫師是當代華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