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新型複合式視覺功能訓快速改善弱視

【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幼兒配戴眼鏡比率居世界第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眼科醫師謝宜靜建議兒童至少每天一小時戶外運動,若有弱視,配戴度數完全矯正的鏡片,接受最新式的治療方法「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讓大腦跟著發育,可恢復視力。

四歲的安安因為常揉眼睛,媽媽帶到眼科診所,發現雙眼最佳矯正視力只有0.3並且合併高度散光!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眼科接受詳細的檢查後,安安戴上度數完全矯正的鏡片,在醫院訓練室接受「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簡稱「雙眼協調訓練」,六個月後,視力逐漸進步到1.0了!

安安眼球的構造正常,沒有斜視,但雙眼最佳矯正視力只有0.3/0.4(四歲小朋友正常視力約為0.7-0.8),加上高度散光,右眼350度左眼250 度,診斷為高度散光造成的弱視,一般弱視的治療以配戴完全矯正的散光度數眼鏡,在家進行弱視的簡單訓練為主;在一般弱視的簡單訓練下,安安進步很有限。

謝醫師建議再給予「雙眼協調訓練」;安安配合度很好,聽話地戴著眼鏡,每次於醫院訓練室進行「雙眼協調訓練」,幾個月之後,視力進步非常多,到達1.0了,媽媽不再擔心安安的視力。

            34歲接受治療視黃金期

謝宜靜醫師指出,弱視原因是屈光不正,斜視及視覺剝奪型(如先天性白內障及眼瞼下垂)。弱視指的是在眼球組織沒有病變的情形下,給小朋友戴上度數正確的鏡片,仍達不到視力的標準(三歲約0.7,四歲約0.8,五歲約0.9,六歲才會有 1.0) 。當大腦掌管視覺的區域,只能接收到模糊的影像,無法正常發育,若等到視覺神經系統停止發育的時候(一般是七八歲左右),再治療弱視就會變得很困難。

                   弱視是懶惰眼宜加強專注訓練

高度散光指的是超過200度的散光,跟近視、遠視同屬屈光不正,簡單的說就是焦距沒有「正確」落在視網膜上,這類屈光不正造成的弱視,首要治療是給小朋友度數足夠、完全矯正的眼鏡,幫助影像清楚地在視網膜上成像,讓大腦接收到清晰的影像以利發育。另外就是要給予適當的訓練,讓「懶惰眼」作一些功課刺激發育。如果是單眼弱視,就會遮住好的那一隻眼睛再進行訓練,讓弱視那一隻眼不再偷懶。

              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可有立體感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眼科謝宜靜醫師表示「雙眼協調訓練」,其實在國外行之有年,其訓練方式為運用簡單的原理-給眼睛跟大腦一些功課,以足夠的視覺刺激治療弱視。跟傳統弱視訓練相比,傳統訓練是著重在視覺發育的第一步及單眼視力,這種「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除了讓單眼視力進步外,更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給小朋友足夠的立體感跟更清楚的世界。

                      那些人可雙眼協調訓練呢

除弱視之外,小角度的斜視(若超過一定的角度仍建議手術)、唸書跳行或漏字、有閱讀困難的小朋友、腦部受傷後需手眼協調復健的病人,均可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雙眼協調訓練」,目前約有20種以上的訓練項目,謝醫師希望能在傳統及正確的治療外,給予病童更多的幫助。尤其是小小病童,許多日常生活或學習上的問題其實都與視覺有關,若能即時矯正治療,改善的不只是「視力」,還有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力,將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創造光明。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