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台灣水彩畫傳燈人簡嘉助教授80回顧畫展隆重登場

【記者陳世旺報導】畫家簡嘉助教授今年80歲,雲林縣人,道地的本土畫家,以不透明水彩為主要創作媒材,建立獨特自我藝術風格,透過彩筆繪出台灣的記憶,將消失、褪變的回憶找回來,應台中文化局之邀,自即日起至82日在大墩藝廊展出【微物大觀體用渾一簡嘉助80回顧展】

921地震後的火炎山

1938年出生於雲林縣大埤鄉的簡嘉助教授,以臺中市為第二故鄉,定居臺中61載,以藝術教學和創作為職志,於臺中教育大學服務長達41年,作育英才無數。曾連任第42屆到47屆臺灣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也是省展水彩畫部三顧問之一,有「水彩畫藝術的傳燈者」美譽。簡教授早期受到林之助、張錫卿的藝術啟蒙,後接受李澤藩、李石樵、劉文煒等臺灣早期西畫家的洗禮,承襲了具象、寫實、注重量感、體積感與肌理的創作表現方式;在構圖、技法及風格上,更融合日本西畫家安井曾太郎、中西利雄、小磯良平及業餘水彩風景畫家不破章等人畫風,創作以不透明水彩表現油畫般的厚實,別具獨特的個人風格,創作題材多元,風景、肖象、裸像及日常物兼有。

 

尤其是筆繪下的臺中容顏,可以窺見臺中都市化、現代化變遷,而創作於1967年的〈臺中火車站〉以獨特視角生動描繪舊火車站風情,更是觸動許多老臺中人的回憶

藝術源自於藝術家對生活的感動,簡嘉助老師的繪畫作品取材來自俯拾皆是的生活點滴,他將繪畫作為人生的日記,欣賞其風景人文作品,猶如在回顧一部臺灣近代社會變遷史,作品真實記錄了臺灣近代社會的脈動,也捕捉著近50年來在這片土地上許多已經消失、或逐漸進化中,即將被淹沒的點點滴滴。本次展出精采作品例如〈臺中火車站〉、〈展望臺中〉、〈鄉野綠意〉及〈豐收之後〉等,見證臺中都市化、現代化的進程,尤其是畫筆下農村景象夾雜著都會景觀,是其極具特色的創作題材。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精心安排「微物大觀體用渾一簡嘉助80回顧展」,本展蒐羅水彩畫藝術的傳燈者」簡嘉助教授50年來的創作精髓,並且特別向國立臺灣美術館商借數幅重要典藏品一併展出,期盼將臺灣最道地的水彩藝術資產傳承給臺中市民,讓更多大眾認識水彩藝術之美,並藉由畫冊的出版,記錄簡教授對於水彩創作的執著及在藝術教育的貢獻。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更多新聞請看www.u369.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