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萬和文化大樓五樓麻芛文化館「創意藝廊」展出吳威德交趾陶師生聯展,「溫柔的守護神--媽祖」展期至10月22日。百餘件作品,不僅流露出媽祖的溫柔,有環保意識的白海豚,有傳統工藝精緻的創作,也有很貼近生活的作品,有創意,值得前來觀賞。
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說,參觀吳威德的作品,足以證明吳威德成為國內交趾陶競賽最大獎的「葉王獎」四冠得主,名不虛傳,尤其此次展出的主題「溫柔的守護神--媽祖」,不僅流露出媽祖的溫柔,還加上環保意識的白海豚,很有創意。他希望這次展覽能夠讓更多人知道交趾陶的美,進而發揚光大。
南屯區長程泰源感謝萬和宮長期以來推動鄉土文化藝術教育,獲得顯著成果。這次在萬和宮展出「溫柔的守護神--媽祖」交趾陶作品,彰顯媽祖的慈悲、溫柔,尤具意義。
劉士洲、朱暖英議員感謝萬和宮投入文化藝術教育,大為提升南屯地區的文化素養。朱暖英還稱讚吳威德作品,呈現出的媽祖神韻很傳神。
本月初剛退休的前南屯小校長蘇哲賢,感謝吳威德在南屯國小等校義務教導交趾陶創作,播下這項藝術種子。他稱讚吳威德將「藝術與人生結合」,相當難得;蘇校長還隨興以「威德」兩字題了對聯:「威彩感人交趾陶、德藝教育文化傳」,贏得熱烈掌聲。
吳威德致詞時,感謝萬和宮,提供這麼優雅的展覽場所,讓他們能夠順利展覽,學員的精采作品呈現在大家面前。他也感激在場一同推廣交趾陶前南屯國小主任林振德及學員們的付出及支持。
吳威德特別與貴賓們分享作品說,天上聖母民間尊稱「媽祖」,原為掌管海運平安之神,隨著時間演變逐漸成為人們心中重要的精神依靠。四百多年來,媽祖宛如台灣人民共同的母親,陪伴我們度過苦難、護佑著這塊土地的子民。
吳威德說,「溫柔的守護神--媽祖」作品創作構想─造型以展現母性神祇慈悲光輝的媽祖,和駕前各具有超乎常人眼力、耳力且形體魁梧、神情威嚴的「千里眼」、「順風耳」等兩位部將出巡,結合著有「媽祖魚」之稱的白海豚穿梭其中,象徵的是保護人民和海洋生態,以及人類存續之間的緊密關係。
這件作品,融合傳統工藝技法與現代文化元素的創作,有環保議題的白海豚─媽祖魚悠遊於其中,海水的造型是以現代雕塑手法完成,千里眼、順風耳細部裝飾也有動漫風元素加入等。;
獲得葉王獎首獎的「哪吒鬧東海」作品,由嘉義市立博物館典藏,他以無框畫展示。吳威德說,作品以龍身騰挪半空、海波洶湧之勢,將傳統的神話人物,用細緻的工法及層次分明的釉彩生動活潑的表現出來;
吳威德作品頻獲國內交趾陶競賽大獎
以無框畫呈現的「祈福」作品,則是虎爺跳脫可愛的造型。吳威德指出,展現的是虎面人身、身穿盔甲戰袍、手持斧頭之威猛形象,伏虎之姿蘊含著「福虎」之意,而起斧亦有「祈福」之喻,希望將驅邪納福之情,藉由傳統作品之表現,能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吳威德說,身為傳統工藝藝術的創作者,他個人的信念是如何「承襲傳統、融合現代,進而開創未來」,創造出屬於我們這一代的交趾陶,讓傳統工藝新生命能夠代代永遠流傳。
「葉王」是台灣交趾陶宗師,本名葉獅字麟趾,因技藝精湛獲得「師」的稱號。嘉義是交趾陶的故鄉,嘉義市政府為了發揚交趾陶藝術,特別設立「葉王獎」創作競賽,被認為是目前國內交趾陶競賽的最大獎。
曾任台中市交趾陶學會總幹事,擔任文化局交趾陶研習班及多所國小社團活動義務指導老師的吳威德,先後於民國99年,以及101年至103年,四度獲得「葉王獎」首獎,享譽交趾陶藝術界。
麻芛文化館開放時間:周休假日及農曆初一與十五日,上午八點半至十二點,下午一點半至五點。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