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處理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疼痛,增生療法及神經阻斷術是醫師經常使用的處置方式,臺中榮總引進高解析超音波影像儀,【寶石能譜低輻射低劑量電腦斷層】,可將患者的高階核磁共振影像或電腦斷層影像融合到超音波上,大大提高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準確性。
台中榮總放射線部蔡昇亨醫師表示:增生療法是利用針把藥劑注射到受傷的組織來刺激組織生長緩解疼痛,而神經阻斷術是利用針把藥劑注射到過度緊張或受壓迫的神經周邊來放鬆神經緩解疼痛。然而這兩種療法都需要非常準確的把針劑注射到有問題的解剖位置,才能獲得有效的治療。
超音波是一樣容易取得,且可動性高的影像儀器,所以經常被用來輔助導引注射治療,但是它對比於相對高階的核磁共振影像和電腦斷層影像就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位置太深或者躲在空氣和骨頭後方的解剖構造,超音波就無法像這些高階儀器一般,看清楚這些地方,因此單純用超音波導引注射這些部位,治療準確度就會下降。
臺中榮總引進高解析超音波影像融合技術,可將患者的高階核磁共振影像或電腦斷層影像融合到超音波上,讓醫師在進行動態超音波導引注射時,可以同步看到患者的動態核磁共振影像或電腦斷層影像,如此一來就可以結合高階核磁共振影像或電腦斷層影像的優勢,克服以往超音波對於解剖位置太深或目標被空氣和骨頭阻擋的限制,大大提高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準確性。除此之外,也整合了螢光透視攝影進入影像導影系統中,讓醫師可以更確認打進去的藥劑是如何分布的,有沒有停留或到達有問題的解剖構造上。
台中榮總放射線部蔡昇亨醫師表示:整合式影像導引系統結合了高解析超音波影像融合技術及螢光透視攝影,大大克服了以往超音波導引系統的限制,可以非常有效的輔助增生療法和神經阻斷術,準確的治療有問題的組織,提高治療的準確度。
低幅射!低顯影劑量!可精確診斷
臺中榮總放射線部的工作團隊在歷經多年的臨床研究之後,考慮到病患的需要、科技的進步、與輻射安全,於2017年正式引進GE Revolution CT - Xtreme 。(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現今所使用的正是同一機種)
臺中榮總放射線部王高倫醫師:過去的高端電腦斷層機種, 有的強調切數最多覆蓋力最寬, 有的可以解決心跳過快或是心律不整,有的解析度高,有的具備能譜物質分析的能力,但無法一次涵蓋以上所有功能。如今臺中榮總僅只用一部GE Revolution CT – Xtreme,就輕易擁有了以上所說的四種能力。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談核色變的今日,讓病人可以安心的以低幅射,低顯影劑量的方式得到精確的診斷結果,而這也正是臺中榮總對社會民眾的回饋。
四十五歲病患蕭小姐,外傷後右膝蓋疼痛,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四個月後,仍然右膝疼痛無法伸直,經轉診前來疼痛聯合診療中心求診,根據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影像判斷,右膝前十字韌帶有部分撕裂傷。經一個療程的整合式影像導引輔助增生療法治療後,膝蓋疼痛大幅改善。
二十歲病患林先生,因運動摔傷後有持續背痛及坐骨神經痛情形約兩年時間,經轉診前來疼痛聯合診療中心求診,根據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影像判斷,病患有椎間盤突出情形,因病患不願接受手術治療,我們藉由一個療程的整合式影像導引輔助增生療法及神經阻斷術治療後,病患疼痛明顯改善,目前已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