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許多父母擔心孩子長不高,常使用「轉骨」或偏方,結果揠苗助長或錯過黃金治療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自今年12月起,每週一、五晚上提供「兒童生長發育聯合門診」由專業的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及中醫兒科林怡君醫師聯手,共同為孩子提供最合適的成長良方。
中醫兒科林怡君醫師表示,現在孩子營養不足的機會較少,多半營養過剩或失衡,且提早發育的比率增加,坊間傳統的「轉骨方」調補脾胃肝腎但未必適合每個孩子,過早使用可能有性早熟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為您孩子成長關鍵期把關。
生長期跳繩、投籃、有氧運動有助長高
兒童生長發育階段需要重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鈣質、鐵質、維生素D等。注意每餐飲食的營養素攝取量。生長激素在夜晚分泌比較旺盛,孩童應盡量在晚上十點前入睡。運動會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並刺激骨骼生長及增加骨密度。但需要避免過度伸展或負重的運動。可以選擇跳繩、投籃、有氧運動等。只要每天跳繩30分鐘,連續跳20周,比起沒跳繩的高出1.5公分
長不高因素多轉骨方因人而異須慎選時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林怡君表示,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遺傳為最主要因素,其次要考慮疾病問題。一年身高增加不足四公分、生長曲線百分位隨年齡增長卻往下滑、第二性徵提早出現或第二性徵過遲出現,這些需要透過西醫相關檢查來排除疾病問題。
排除疾病問題後,林怡君醫師表示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若未達理想生長速度可以借助中醫藥方,但需由專業的中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性早熟或骨齡超前的孩子更要慎用中藥處方,例如轉骨方,服中藥期間也要定期留意骨齡變化。
中西合璧成效看得見
劉同學國一時身高150公分、體重36公斤,近一年的生長速度變慢,爸媽擔心他的生長發育,經小兒內分泌科檢查證實無疾病問題,但發現骨齡比實際年齡超前一年,加上父母親身高並不高,預測劉同學成人身高大約166.5公分。
劉同學就診中醫兒科,經林怡君醫師兩年中醫治療後,骨齡成熟速度趨緩,目前劉同學國三上學期身高168.5公分,體重49.3公斤,且還在持續長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