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張立穎醫師談運動傷害之經絡運用

20180119 A

(記者/陳鴻璋台中報導)由於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並促進體內廢物的代謝,是不錯的體內環保促進劑。運動養生的觀念也隨之而起,各種球類運動、跑步、健身等,都是簡單可達到的運動形式。只是運動的過與不及對身體而言反而是種傷害,均會造成軟組織的拉傷、韌帶扭傷、挫傷(撞傷)等。中醫可運用經絡概念並配合針、灸、拔罐、刮痧、推拿等方式達到治療的效果。其治療原則原理在初傷時(急性期)著重於清熱(消炎)、消腫(消水腫)、化瘀(消瘀血);在久傷(慢性期)著重於補養肝腎(營養補充)、強筋壯骨(復健治療)與現代醫療對於運動傷害治療概念也不謀而合。

張立穎醫師表示,絕大多數人缺乏運動傷害時的正確處理觀念,而常有處理不當導致延後治癒的結果,甚至於造成二次傷害。當生理結構受創時,身體的軟組織會有自動保護的病理過程:

  1. 發炎腫脹期:發炎的現象如:紅腫、局部發熱、劇痛等,會出現樣的生理反應在於人體自動保護受傷的組織及修復傷處的功能。
  2. 恢復期:發炎減緩,組織再循環增加。
  3. 修復期:受傷組織修補。

20180119 C

張醫師說,運用經絡的概念,搭配針灸等工具可達促進消炎止痛與部分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使受傷組織快速進入修復期以縮短療程。

適當的運動對於身心而言才是健康的。因此運動傷害的預防是更重要的課題:

  1. 事前一定要熱身 。
  2. 運動方法要正確,最好先了解正確的運動技巧,以免受傷 。
  3. 運動量要緩慢的增加,不可一次增加太多 。
  4. 運動中如感到不適,應馬上停止。
  5. 運動期間要有適當的休息 。
  6. 運動過程多補充水份及適量電解質。
  7. 平常多攝取充分的蛋白質、鈣質、醣類、膠原蛋白等和運動有關的營養素 。 

20180119 B

祥鶴中醫:台中市東區大智路294號/04-2280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