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根據106年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平均每8分鐘就會接獲一起通報虐兒事件,為加強兒虐辨識與防治知能,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中區「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張鈺孜醫師建議家長、學校、社會多一分關心,就可減少一分傷心。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傅雲慶暨「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團隊守護國家幼苗健康
14歲國中生誤喝農藥斷送青春
南投縣14歲張姓國中生,日前請家人代為準備劇毒農藥「巴拉刈」,作為隔天學校農藝社團課程使用,半夜醒來,口渴誤食一口,雖然立刻吐出並送醫急救,無奈3天後仍毒發身亡,醫療團隊眼睜睜看著年輕生命消逝,莫不感嘆痛心,提醒相關單位及家人務必嚴格管控農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兒童神經科醫師張鈺孜指出,經瞭解,該少年誤食送醫後,意識仍十分清楚,還能說明農藥是請長輩代為裝瓶後,準備隔天帶到學校農藝社團課使用,但晚上睡覺時感覺口渴,起床時隨手就拿起保特瓶喝了一口,當下因刺激藥味吐了出來,並向家人反映緊急送醫急救。
張鈺孜不捨表示,該少年原本以為只是誤食一口農藥沒有什麼大不了,但隨著毒性逐漸滲透到體內器官,開始呈現昏迷狀態及出現各種副作用,第三天孩子狀況急轉直下,讓一旁照護同仁都為之不捨,感嘆14歲的青春瞬間為之幻滅。
張鈺孜強調,雖然農委會致力於推動巴拉刈農藥退場政策,將於明年2月起正式禁止分裝、販售及使用,但坊間據傳已出現囤積現象,擔心如果沒有妥善控管,類似悲劇恐會不斷重演,若繼續使用未經核准之農藥,依農藥管理法:「第33及53條規定,將被開罰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另倘有製造、加工、分裝、輸入、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儲存禁用農藥者,依同法「第45條或46條規定,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七百五十萬以下罰金」,尤其家中如有學齡前兒童或青少年,對於農藥知識較為薄弱,稍一不慎,隨時會面臨接觸毒物的環境,建議相關單位應針對可能會使用農藥的高風險族群介入輔導,「能救一個是一個」。
由於少年生前曾透露是為了配合社團課程需攜帶農藥上課,兒少中心強調將會與教育局、學校溝通瞭解,若屬實,會建議未來應由學校自備上課材料,降低學童誤食風險,也會將此案例發文全國各級學校多多宣導,期待能在巴拉刈農藥正式禁用之前設下安全閥,營造安全的兒少成長環境。
誤喝農藥致死率高
中國附醫毒物科洪東榮主任表示,「巴拉刈」因毒性超強,患者中毒後,口腔黏膜常有潰瘍,初期會出現噁心、嘔吐、腎小管壞死、肝細胞毒性及膽汁滯留等症狀,短時間內即會導致肝、腎多重器官衰竭、肺部纖維化和呼吸衰竭,即便只是喝了一小口,死亡率都高達6-9成,醫師們公認幾乎是「無藥可救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醫師呼籲劇毒農藥要慎重保管與正確使用以免害人又害己
中區「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張鈺孜表示,國內2013年兒少受虐通報案件共34,545件,2015年已增加到53,860件,2017年更高達59,912件,其中中部地區(含彰化、南投)通報數量更佔全國近20%案件量,可見兒少保護需求在中區已刻不容緩,不容忽視。
伸張正義保護幼童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自104年承接臺中市政府「兒少保護驗傷整合醫療示範中心」計畫,強化疑似兒虐個案之辨識與通報,推廣兒少驗傷流程之建立,整合各次專科醫療資源,進行個案評估及相關治療,取得科學證據以利未來司法訴訟,保護兒童伸張正義及保障兒少權益。
今年獲衛福部補助「推動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計畫,建立中區唯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讓兒虐個案驗傷診療及後續追蹤更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