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國附醫、台灣諾華公司與由鉅建設-林增連慈善基金會於5月8日在中國附醫舉辦「媽咪保健一把罩,防治中風樂逍遙」,中風預防暨臨床試驗宣導活動,眼科主治醫師林純如呼籲眼睛是靈魂之窗,視力減退、眼眶疼痛、暫時性黑矇症,眼球有血絲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眼睛血管阻塞發生眼中風,視網膜血管是人體唯一可以讓醫師直接觀察的血管,為血管疾病的治療開了一扇窗。
圖說:國際知名治療中風專家、中國醫藥大學教授許重義【右】台灣諾華公司胡玉惠部長【右二】由鉅建設-林增連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右三】共同主持中風預防暨臨床試驗宣導活動
眼球缺血腦中風前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林純如醫師表示,最常見的眼中風是指分支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會發生視力突然減退的情形,治療目標是儘快讓血管再度通暢,避免造成視網膜不可回復的傷害。若嚴重阻塞仍不治療,可能併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引起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裂孔、甚至視網膜剝離,嚴重影響視覺。
若是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造成視力突然喪失,阻塞仍不治療,可能併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引起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剝離,甚至會形成紅綵新生血管,而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但失明,眼部疼痛,必須摘除眼球。
眼中風是眼科急症!治療跟時間賽跑
視網膜動脈阻塞是無痛視力喪失,是眼科急診,眼球發白,12小時是黃金搶救期。
搶救首要目標是儘快讓血管在通,完全阻塞90分鐘,黃斑部感光細胞會死亡,勢力無法恢復,弱勢12小時無法讓血管重新循環,勢力將會永遠喪失。視力恢復程度與治療時間快慢有關,所以視網膜動脈阻塞是眼科及症,度可掉以輕心。
圖說:中國附醫眼科主治醫師林純如:觀察視網膜可預防腦中風和心血管疾病
林純如醫師【上圖】指出,會產生視網膜動脈阻塞跟心臟血管系統有關,所以要抽血檢查凝血功能、血脂肪、膽固醇等危險因子。尤其要做頸動脈超音波、是否有內頸動脈膽固醇堆積而阻塞,如果忽視眼球缺血症所引起的警訊,患者五年內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將高於常人七成。
慢性內頸動脈嚴重阻塞,或是眼動脈阻塞,所引起的眼睛缺血症,號發於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粥狀硬化或發炎疾病,造成頸動脈管腔阻塞,超過九成致病,約有二成波及眼部,視力逐漸喪失,眼眶疼痛,逐漸失明。
眼臉黃色瘤與高血脂、高膽固醇有關
眼部外觀也可觀察與高血脂有關,眼臉黃色瘤是眼臉內側皮膚表面有稍微突起的小塊黃色皮疹,大約三到四成患有高血脂症。
角膜有老年環,患者的黑眼球【角膜】跟眼白交界地方有一白色環狀的脂肪沉積,這是高血脂有關,尤其小於四十歲的患者更是高血脂的信號。
視網膜缺血癒後通常都不佳,所以更應防範,除均衡營養、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以外,假若有黑矇症就該檢查,預防腦中風和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