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台中榮總引進近紅外線腦功能儀嘉惠精神病患

 

【記者陳世旺報導】臺中榮總於民國103年自日本引進近紅外線腦功能儀以來,致力於相關研究並建立臺灣民眾族群之資料數據;除了使用近紅外線腦功能儀評估重大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之腦功能與健康受測者之不同以外,亦應用於其他疾病的腦功能變化(如:纖維肌痛症),成果斐然。

檢查時間短、方便無侵入性優於核磁共振

相較於目前研究普遍使用評估腦功能之儀器(如:功能性核磁共振),近紅外線腦功能儀有著檢查時間短、無放射線暴露、無侵入性、施測方便等優點。臺中榮總亦致力讓更多民眾了解近紅外線腦功能儀,以期待能於臨床上推廣使用,增強個案與家屬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與了解穩定治療的重要性。

幫思覺失調症患者走出陰霾

A先生為28歲男性,原本個性活潑開朗;精神症狀最早出現於當兵時。當時A先生出現幻覺與怪異被害妄想且變得非常敏感;會覺得腦袋裡有像是自己的聲音在跟自己說話、有勢力強大的靈要控制他;其他人會人肉搜索他,且大家都在注意他的言行舉止等症狀,但因為無明顯混亂行為而沒有就醫,直到大約一年後, A先生兵役退伍,因症狀嚴重無法工作,整天關在家中。

A先生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並接受藥物治療。治療後,A先生精神症狀改善並接受近紅外線腦功能儀檢測記錄,於榮總精神科門診追蹤治療;於生活方面,A先生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坐息,開始與過去的朋友見面;在家中幫忙家裡工作幾個月以後,A先生也開始嘗試外出找工作,最後能夠在工廠供做有固定的生活收入。

近紅外線腦功能儀主要使用近紅外光偵測腦部表層皮質之血紅素濃度變化來評估腦部功能。於精神醫學方面,近紅外線腦功能儀主要用來評估個案的腦部功能活化情況,並由此來協助鑑別診斷不同的精神疾病。

精神科疾患主要表現為思考、感覺、情緒或行為的表現異常,過去主要由與專科醫師會談後診斷。臨床上所安排之抽血或腦部影像學檢查主要為排除可能造成精神症狀之常見內科或外科疾病,即「臨床檢查正常,排除內外科問題導致,故診斷為精神科疾病」。

近年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愈來愈多研究結果顯示原本被視為「功能性異常」的精神科疾病源自於生理上的異常,如腦內神經元的退化或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調,但受限於檢查方法之成本、對病患之侵入性等因素,無法於臨床醫療環境推廣。

不願就醫或規則就醫將四師機會

因上述種種因素,精神科的診斷被一般民眾認為主觀性強烈,再加上部分精神科病患病識感不佳而不信任專業醫療能力,導致不願求診或規則就醫治療,造成疾病愈發嚴重,最後甚而影響自己或大眾。

揚善採訪專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