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臺中榮總泌尿外科去年父親節的攝護腺篩檢活動,參與人數達956人,初步報告高達113人異常,其中確診疾病的患者,皆已完成治療。今年再度與惠康基金會合作,8月5日到9日,提供共一千個免費攝護腺篩檢(攝護腺指數PSA)名額。達到有效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10年內平穩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
守護爸爸2019父親節免費攝護腺篩檢
今年父親節活動由臺中榮總泌尿外科協同惠康基金會及鄰近公司團體(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佐登妮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播公司、群健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擴大舉辦攝護腺癌篩檢暨防治宣導活動。將於2019年父親節舉辦為期一周(8/5~8/9)的免費攝護腺篩檢活動,以提供民眾管道來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進而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病友生活品質
攝護腺為男性所特有的器官,位於骨盆腔的底部—膀胱下,尿道上,恥骨後,直腸前。其為一外分泌腺體,主要的功能為分泌攝護腺液,與精子等混合型成精液,於生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年齡增長,常伴隨良性的增生或惡性腫瘤的形成。攝護腺癌是一種較沉默疾病,大多民眾未去重視它,通常早期少部分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尿會斷斷續續不乾淨感覺、頻尿、夜尿、血尿或血精。
骨骼或腰背部疼痛症狀出現通常是攝護腺癌末期、
若發生骨骼或腰背部疼痛、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的症狀時,則已進展致晚期階段。由於一般民眾未有定期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去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這時病人多會面臨疾病治療的恐慌迷惘及許多未知歷程和可能相關副作用,甚至在家庭社會多重心理壓力影響下,易導致病友身體與心理衍生相關問題。
攝護腺癌已佔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2016年新診斷個數共計5,359例,死亡個案為1,347例,發生率及死亡率均較2015年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攝護腺癌早期並無症狀,也因此易被忽略,因此晚期(第四期)發現的病人不斷攀升,死亡率也相對激增,對中老年男性民眾的健康造成莫大威脅。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依期別有不同選擇,前期治療主要以根治性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為主,而後期治療有也多元性治療方式可以選擇,目前除了荷爾蒙治療,還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同位素治療、臨床試驗等等,讓病友了解攝護腺癌是能夠控制且可以治療之疾病。所以除了須向病患釐清應用多種治療方式及照護知識之外,心理彷徨調適與家屬支持為照護之重要環節,進而提升病人及家屬的自我照護能力,有效陪伴病人緩解疾病症狀和副作用所帶來的衝擊,並尋求心理平靜以順利度過治療的過程。
50歲以上男性應做定期檢查
攝護腺癌不再只侷限年紀大的中老年男性,基因遺傳仍為主因,故建議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之男性,須開始接受定期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無家族史者可從50歲開始,不能輕忽。且早期發現接受正規治療,不但可以控制疾病,還能即早恢復正常生活並增加存活率。未來藉由大規模攝護腺癌篩檢,希望能有效提升攝護腺癌的存活率。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