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運動傷害、低頭族、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造成肌肉痠痛、關節變卡、全身緊繃與疲乏無力等症狀,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楊潤認為這些症狀都遍佈全身與激痛點有關,只要針灸把針刺進去打開肌肉打結的地方,痠痛自然解除。
觸診按壓肌肉條索狀會疼痛
楊潤醫師指出,激痛點在中醫是講【氣結或筋結】,成因大部分是肌肉過度長期使用或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肌纖維收縮緊繃,形成打結的循環區域,引起發炎疼痛。
用手觸診可發現因肌肉緊繃而變成條索狀的肌肉,有局部顆粒狀且磨擦會有劇烈疼痛的部位,這就是激痛點存在的地方。
激痛點症狀:
針灸醫師楊潤指出,激痛點對肌肉影響很多,包括肌力、爆發力、肌耐力的下降、柔軟度與關節活動降低,甚至運動平衡、協調能力減退,嚴重還會造成姿勢與骨架異常變形。
楊潤【盎圖】醫師認為,平常也可做整復健診,不一定要痠痛才來門診。許多運動校隊、國手、有保健觀念民眾都會定期門診針灸,減少激痛點和保養身體。
針灸是激痛點治療主流
楊潤醫師表示,目前治療激痛點主要是以針灸最為有效,推拿、拍打、按摩、貼藥布等,除酸止痛效果都不如針灸,不僅華人相信針灸,現在連西方也蔚為風潮。
針灸治療激痛點有:降低肌肉疲勞與疼痛感、放鬆緊張肌纖維、改善身體血液循環、降低運動傷害程度、促進肌肉活性、提升運動表現、改善姿勢與關節活動度等療效。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