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失聰女童雙耳植入人工耳走出寂靜世界

 【記者陳世旺報導】醫療技術提升,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和疼痛感減輕、住院天數少、復原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電子耳中心溫惟昇醫師利用新型微創手術,幫一歲半女童的雙耳植入人工電子耳,術後二天,女童就能有音感反映,讓失聰耳童走出寂靜世界,家長雀躍萬分。

    溫惟昇醫師指出,新型微創手術傷口小,傳統手術傷口長達10-20公分,微創手術的傷口,縮小至三公分不到。同時出血與疼痛情形顯著減輕,住院時間由一週縮短為原先的一半,開頻啟用時間也由術後一個月提前為術後一至二天。此外,術後照護的便利性也大幅提升,不僅免換藥、拆線,因傷口防水故可正常洗澡、洗頭。

嬰兒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滿周歲應植入人工耳

    有位出生女嬰的聽力篩檢未通過,經過中山附設院確診罹患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根據國內外文獻研究:重度以上感音神經性聽損,建議屆滿周歲後植入人工電子耳方能有效產生聽覺。

中山附醫團隊隨即給家長專業諮商與建議,替女童規劃出生後至手術前的完整療程,讓新手家長不會徬徨無助。

    女童自六個月大開始配戴助聽器,並啟動聽能復健,同時定期追蹤其聽力學、影像學檢查。女童滿一歲後,經由會診小兒科、耳鼻喉科與復健科等多專科的醫師評估,建議以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雙耳同時植入。

    女童於2019年9月接受手術,透過聽能創建的訓練課程,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即能發出多音節的仿說,有望追上同年齡兒童的語言發展進度。

   負責人工電子耳調頻聽力師沈婉婷提到,由於先前從未清楚聽見真實世界的聲音,病童首次啟用人工電子耳時,往往有驚訝甚至嚇哭的反應,對比身旁父母喜悅的神情,直說「聽到了!聽到了!」,讓在場醫護人員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