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慈濟基金會所發行的靜思語,銓釋證嚴法師所講述的教化叢書,《靜思語》自1989年出版至今30年,已被翻譯成22種語文傳布全球。許多老師用靜思語教學潛移默化學生品格。任職霧峰國小的熊雪妙老師用靜思語當課外教材來潛移默化學生品格,將學生的學習單珍藏18年至今,讓就讀交通大學研究所的林姓同學相當感動。
教導學生: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任職霧峰國小的熊雪妙老師,剛進校學教書時,為了找課外教材大傷腦筋,看到靜思語教材讓她如獲至寶,開始用好話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而她最受用的一句靜思語是: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27年前,熊雪妙剛進校學教書,為了找尋課外教材大傷腦筋,看到靜思語教材讓她如獲至寶,開始用好話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而她最受用的一句靜思語是「自造福田,自得福緣」。25年前,開始以靜思語教導孩子人生道理。
熊雪妙老師主要教國小低年級學生,對於低年級學生能記得多少靜思語,當時她並不抱持太大期待,只希望能有一、二句智慧語來啟蒙,潛移默化,能讓學生運用在生活裡,甚至未來數十年後能想起。
輔導學生過程中,曾有學生是因得不到父母關愛而脾氣暴躁、在校人際關係不好,熊雪妙一次教一句靜思語,讓孩子慢慢改掉壞脾氣,最近孩子跟她分享:「老師我沒辦法做到大忍,但我會做到小忍,生氣了不會立刻罵出來、生氣或是動手打人,先會放在心裡。」
也有家長跟熊雪妙說:「老師你教的靜思語,孩子有用到喔,有一次我跟先生吵架,事後孩子跟我說:『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吵架不是比誰大聲,當下讓我重新思考夫妻相處之道。」
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讓愛循環
熊雪妙用心教學,桃李滿天下。林同學乖巧懂事最讓他記憶猶深,雖然才小學就對靜思語很能用自己的理解領受。例如靜思語:「災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林同學的學習單就會寫上:「不偷拿別人東西,要誠實不說謊。」原來是曾拿了姊姊的東西忘了歸還,林同學還檢討自己要有「受人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到現在,熊雪妙還留著18年前林同學寫的學習單。讓林同學相當感動。
「甘願做,歡喜受」潛移默化引領正能量
父母也明顯發現林同學的改變,家長在學習單上寫著【她每天幫忙做家事、照顧妹妹等】雙向回饋。這份特別的學習單,讓熊雪妙老師感動珍藏,因為它包含用心、認同與鼓勵。林同學感恩之心持續至今,大學參加了「山地服務社」前往偏遠山區陪伴小孩。
林同學說:現在真要我記得哪一句靜思語影響我什麼?很難講出來,但老師給我的是整體的概念,影響日常生活,學會同理心、不計較。從小到大求學過程或是參加社團活動,遇到挫折,「甘願做,歡喜受」的靜思語默默支持我一路往前。林同學如今是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希望未來能當一位建築師,讓人們過得更美好。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