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客家傳統米食文化首推麻糬和粿類,為了傳承古早味的米食文化,世代做客家麻吉和艾草粿的何豪疄,費盡心思找回阿嬤的傳統原味,善用廚師底蘊,以天然食材創新多樣新產品,去年和姊姊何燕婷成立桃李米食舖,由於傳統加創新,口味獨特,要以第三代傳承人的使命,做最健康、最美味的客家米食來延續祖先的智慧美食,讓更多人吃到道地的天下第一味。
圖說:何豪疄、何燕婷二姊弟要將客家米食文化薪傳→創新→延續
【返青富民】文創美食奠定家業
父親何保國經營客家美食餐廳多年,所製造的麻糬供應給潮港城、東勢阿鎮、桃李春風等大餐廳。何豪疄二姊妹從小耳濡目染,端盤子長大,喜愛烹煮,18歲起在中式餐廳和日式餐廳當廚師,有美食根基,108年鮭魚返鄉,創業企圖心湧上心頭,回家和父母親商量,想用顛覆思維來保有傳統加創新,要讓家傳的客家米食文化發揚光大,利用純天然食材,無參雜味精、味素、防腐劑等化學添加物,創造出新穎口味的客家米食。
天然食材新口味客家米食:麻糬、南瓜、艾草粿、蘿蔔糕
新配方、新技術,精選糯米米種,手工製作麻糬,Q而不黏,乳白麻糬沾上特製花生粉,香酥不甜,綿密可口。
艾草粿、南瓜粿,分別以天然艾草、南瓜研發新口味,以糯米、蓬萊米的黃金比例製成粿的外層,內餡包裹乾羅波絲,佐以香菇等佐料,金黃色南瓜粿,草綠色艾草粿,滑潤晶瑩,天然食材清新味道撲鼻,吃了口頰留香。
手工菜頭粿是家傳半世紀手藝,窮人的人參【白蘿蔔】汁多營養豐富,清甜香醇,早期農業社會,用糯米、在來米黃金比例研磨在和蘿蔔一起蒸煮,研製成台灣傳統美食,過年過節成為必備的點心。
何豪疄美食創意,將客家傳統鹹板創新口味,蔥爆豬肉、香菇等佐料,成品真空包裝冷藏,經營起網路宅配生意。
圖說:大里區內新市場攤位前選購人潮的現場
大里區內新市場主婦新寵兒
客家桃李米食在住家量產銷售,除了供應既有的餐廳以外,何豪疄二姊弟也在大里區內新市場擺攤,好吃,樹立口碑,成為主婦新寵兒。金鼠年開始,將拓展網路行銷市場,要讓更多人吃到客家傳統米食。何豪疄二姊弟自許要將外婆、父母的經驗薪傳,更要用心開發,要把純天然食材,研製衛生又好吃的客家麻糬、粿,除了發揚光大,更要延續!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