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長期處於高壓力環境、憂鬱症或焦慮症,通常都會產生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疲倦失眠頭痛等多元的症狀,台中榮總精神部林偉豪醫師啟用心律變異分析儀,了解求診者的自律神經系統健康狀況,對症下藥,徹底解決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
武漢肺炎疫情緊張應防焦慮或憂鬱症者復發
林偉豪醫師指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緊張,部分民眾也因過度關注造成情緒緊繃、失眠,甚至出現呼吸困難而又擔心受感染等情況,就算檢查正常也是提心吊膽;而原本就有焦慮或憂鬱疾患的個案也可能因此復發或症狀加重,而透過心律變異分析儀的檢測,可以讓醫生與病患客觀地了解自己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態,既能在心理上得到支持,也能讓醫生更了解病患整體生理狀態。
圖說:台中榮總林偉豪醫師利用心律變異分析儀檢查自律神經
心律變異分析儀是透過記錄心跳與心跳間隔的些微差異,來分析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狀態,並透過簡單易懂的圖解說明,讓大家了解自己的自律神經系統健康狀況。所謂自律神經指的是調節人體各部位自主功能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例如:人們雖可以靠意識暫時憋氣,但平時卻也不用提醒自己要記得呼吸,心臟也不會忘記跳動。不過又是什麼讓心臟在緊張時大力碰碰跳而睡覺時又跳得如貓咪走路,使我們能一夜好眠?都是自律神經的功勞。
交感神經系統作用讓人們在處於緊張、興奮時,心跳、呼吸變快,腸胃消化減慢以應付緊急情況;相反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能使心跳、呼吸減緩,促進腸胃蠕動與消化,讓人們能在平靜時呈現放鬆反應而能適時的休息。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不易查出病灶
當自律神經失調時就可能導致人們無法在各種場合有適當的反應與表現。又因人體各部位皆由自律神經調節,故其症狀也五花八門,諸如:頭痛、眼花、呼吸困難、打嗝、手腳麻木或無力、脹氣、便秘、腹瀉、失眠…等等,皆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因症狀多元,因此病患常遊走於各大內外科之間,但所做的檢查又無法找出問題所在,最後落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藥物愈吃愈卻無明顯改善的窘境。但當被內外科醫師建議看身心科時,病患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心理生病了。此時,心律變異分析儀可解答病患內心的疑問。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與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憂鬱症或焦慮症有關, 但現代過於緊湊的生活步調,也讓大家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與心情,身體只能透過各種生理症狀來告訴你:你生病了。若能夠找出真的病因,與醫生合作對症下藥,配合生活坐息的調整並建立適當的抒壓習慣,自律神經失調就不再如此另人困擾與難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