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新穎性胜肽可精準檢驗類風濕性關節炎

【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國醫藥大學免疫醫學研發中心主任蔡嘉哲教授研發團隊,以創新研發的新穎性胜肽能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檢測方法,經科技部審查評估具有產品導向及市場應用潛力,榮獲今年學研成果銜接產業開發商品的「育苗專案計畫」獎助,預期能使病患早期診斷並提早治療,有效降低後續的醫療負擔並提升生活品質。

榮獲科技部育苗專案計畫

蔡嘉哲教授研發團隊榮獲2019的育苗計畫,名稱為「精準性檢驗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診斷套組」,即是以一種新穎的血清檢查方法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穎診斷檢測方法。

蔡嘉哲教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一種慢性發炎且具破壞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其影響全球人口0.5-1%;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牙周病有密切的關係,而牙周病主要的致病因子為牙周致病菌 ,此菌會產生許多有毒因子,像是牙齦素 ,其中含有多段domain包括了RgpA (arginine gingipain)及Kpg (lysine gingipain)。

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方法以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及抗環瓜氨酸抗體二種方法為主,但仍有至少1/3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於這二種方法反應為陰性。

研發成果可銜接產業開發商品

世界免疫學會臨床專家蔡嘉哲教授研發團隊發現,牙周致病菌中一段新的胜肽可用於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在雙陰性的病風濕性關節炎因子及抗環瓜氨酸抗體人,以此新型檢測方法還可檢測到超過一半病人具陽性抗體。而加上本方法檢查時抗體陽性比率可從54.6%增加到80.2%,顯示此新穎的血清檢查方法可增加診斷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為促進學研成果銜接產業開發商品,蔡嘉哲教授研發團隊【上圖】參加了中國醫藥大學107年度「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育-計畫」培訓,多次進行智財佈局、商品化之課程訓練及規劃,不僅去年獲得第16屆國家新創獎之殊榮,並於今年5月獲通科技部「育苗專案計畫」獎助,預期將可更加速此新穎性胜肽商品化之過程。

新穎性胜肽檢驗快速精準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於1987年時為第一個被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環瓜氨酸抗體於2010年成為第二個被使用,蔡嘉哲教授研發團隊期望未來此新穎性胜肽能作為第三個被用來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檢測方法,為病人提供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使病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