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台中榮總樹立新標桿:微創、精準、術後整合照護大腸直腸癌患者

【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平均34分鐘就有一名新增大腸直腸癌患者,未轉移作手術切除有七成以上治癒率,台中榮總樹立新標桿,以提升醫療品質,成立微創腹腔鏡大腸癌切除手術和精準醫療雙主治、配合術後整合照護流程。術後傷口小,復原快,減少住院天數,節省醫療資源。

中榮率先使用手術雙主治操控台

 中榮大腸直腸外科蔣鋒帆主任指出,近幾年不斷地強調”精準醫療”精準的投藥,可以在極大化治療疾病下,降低可能的副作用,甚至針對病人的不同基因給予幾乎”量身訂做”的治療與用藥;而對外科手術而言,精準更具非凡意義。臺中榮民總醫院配置台灣極少有的”雙主治”操控台,讓兩位專科醫師能分別坐在操控台,共同操作四支機械手臂進行手術,增加手術效率與團隊合作的傳承。 

外科可以說是醫療界中最要求精準的領域,因為大至臟器的切除範圍、淋巴清掃的數量與位置,小至血管的結紮與神經重建,在在都需要精準。

3D影像系統擴大視野10倍讓治療更精準

在過去二十多年,腹腔鏡以強調小傷口等微創為訴求,造福不少病患,而今,中榮大腸直腸外科更引進新一代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讓”精準”有更高的標準;達文西機械手臂提供了所謂”真3D”的影像系統,可將手術視野放大十倍;即便極小的血管、神經、尿道等都可以讓醫師看得比以往清晰許多,進一步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另外,其”手腕”更較只能直來直往的腹腔鏡醫療器械可在腹腔內游刃有餘,不必遷就切割角度。另外,機械及電腦計算所帶來的術中穩定度,更非傳統開腹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能比肩而論。

 中榮大腸直腸外科蔣鋒帆主任:中榮投入重資添購設備、更在醫師與團隊訓練上投入極大心血,為的,就是一個使命,透過創新讓病患得到更好治療的使命。科技必將是未來趨勢,以前無法達成的,現在硬體將一一突破, 加上實證醫學驗證過的術後加速康復整合照護流程,讓手術前後大大減少不需要的痛苦。醫學知識合併硬體的進步,讓現代的醫療能幫助更多病患,挽救更多家庭。

成功案例

陳小姐由外院確診直腸癌後轉入, 在決定接受達文西手術時更加入中榮術後加速康復 整合照護流程,讓她從術前就開始進行營養評估、體能優化與藥物整合,術前2小時還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飲品,預防腸胃道缺水,減少蛋白質流失並縮短禁食時間。

手術過程幫助身體保持最佳核心溫度,搭配多重止痛藥物,減緩術後疼痛、嘔吐等副作用。陳小姐於手術後第一天即下床活動,順利移除導尿管,也持續進行深呼吸訓練,提升心肺功能,經由術後加速康復團隊的整合性照護下,手術後4天即可順利出院。經由實證醫學驗證過的治療方式,術後身上除了微創的傷口外沒有多餘的管路,減少術後的不適感且大幅提昇安全及恢復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