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重挫全球,漸漸改變醫療行為,透過智能醫療提升到客製化的精準醫療,幫助患者做好健康自我管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首創智能糖尿病暨代謝運動中心,謝明家副院長運用遠距連續血糖監測儀,遠距醫療管理模式,患者和醫護團隊即時互動,成功為妊娠糖尿病孕婦遠離注射胰島素,也為罹患初期糖尿病患逆轉到正常。
圖說:患者穿戴遠距離連續血糖監測儀可和醫護人員即時連線,可在患者手機APP做自我健康管理
發揮遠距連續血糖監測儀到極致可嘉惠患者
謝明家副院長表示,過去患者都接受醫師建議,注意飲食和適度運動,自我檢測血糖,但是受到情緒、運動、飲食、睡眠等因素,都會影響血糖變化。謝明家醫師指出,經過運動後量測血糖,有三分之一血糖會上升,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會下降,吃進去食物的量也會影響血糖值。自我檢測扎針微痛、不方便、飯後抽樣時間不準確,觀察期要半年到一年。
顛覆傳統,善用遠距連續血糖監測儀到極致,穿戴式,即時和遠端醫護人員互動,患者在專業醫療團隊之下控制飲食,記載生活飲食和血糖質的變化,為期七天,就能統計出數據出來,費用低廉,方便有效。
AI智慧型監測儀精準數據讓糖尿病逆轉
43歲的黃先生,有糖尿病家族史,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他擔心將來和父母一樣得糖尿病,轉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智能糖尿病暨代謝運動中心副院長謝明家,為黃先生裝連續血糖監測儀,讓他瞭解每一餐吃多少碳水化合物,血糖會超標,做運動是做有氧運動還是阻力運動比較好...。
經連續血糖監測儀精準算出,告訴他應該做哪些健康動作,才有辦法改善血糖,進而把糖尿病前期逆轉回正常血糖值,避免發展成糖尿病
改善妊娠糖尿病遠離注射胰島素
33歲孕婦林女士,目前懷第二胎。當她懷第一胎時,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注射胰島素長達20幾週。打完後原以為脫離夢靨,不料醫師告訴林女士,她每天仍必須打兩次胰島素,年輕的她感到非常沮喪。
經介紹求診謝明家副院長,謝醫師利用遠距醫療和穿戴式連續血糖監測工具,衛教林女士,在短短一個禮拜後,不需再打胰島素。她透過飲食控制,也沒有注射胰島素,不到半年再懷第二胎。
圖說:謝明家副院長現場示範患者吃粽子在血糖監測儀之下的數值反應
謝明家醫師認為母體和胎兒健康最重要,用連續血糖監測儀. 遠距醫療管理模式遠距飲食和遠距運動的管理模式,讓林女士和胎兒都健康,目前懷孕37週,沒打過任何胰島素,並且能夠吃得開心又健康,沒有太多拘束。
全台首創【智能糖尿病暨代謝運動中心】
謝明家副院長是營養學專家,認為現在不僅是智慧醫療,更是精準醫療的時代。善用先進醫療儀器,發揮功能到極致,中國附醫在台灣首創【智能糖尿病暨代謝運動中心】,有運動評估中心,提供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及運動模式;有餐廳做「功能性營養照護」由營養師個別教導飲食方式;有藥物衛教指南,有社群媒體服務,讓代謝疾病患者得到專業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