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台中榮總成立複合式智能手術室多科共用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記者陳世旺報導】臺中榮民總醫院為提升精準醫療品質,12月10日為新建複合式手術室及心臟血管中心新建檢查室隆重揭牌,設備新穎,高科技軟硬體智能手術室,以提供心臟與血管外科、神經外科、骨科、胸腔外科、泌尿外科、一般外科等醫療團隊治療利器,多科共用,爭取時效,嘉惠急重症病患。。

此複合式手術室是中部公立醫院首創一間2室的複合式手術室,可同時執行需合併電腦斷層與血管攝影之混和手術。該手術室適用多科手術,包含心臟外科、神經外科、骨科、胸腔外科及泌尿外科。除此以外,該設備為最新機型,新一代多軸複合式X光血管攝影機(PHENO)、手術室中電腦斷層為2020年最新水冷式電腦斷層掃描儀(192切,一般複合式手術室為60切),皆為現今專為病人複雜性手術或創新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醫療利器。

高科技軟硬體智能手術室來提升醫療品質

   院長許惠恆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榮為中部地區唯一公立醫學中心,自98年12月即率先成立全國第1間複合式手術室,過去多用於心臟外科之大血管支架併開胸手術及神經外科之複雜型腦血管手術。近年來中部人口成長,來台中榮總求診心臟血管、神經醫學相關疾患治療的民眾需求增多,單一間複合式手術室已不足以支應中部眾多心臟血管與顱內神經、椎體病變疾患患者需求。為了提升手術品質、推展精準醫療、及其他部科新技術與手術治療之需要,整合各科需求,成立智能手術是來服務病患。

    臺中榮總新建的複合式手術室,引進這樣的新利器,來提升診斷與手術治療品質,是高端科技智能呈現。期讓中臺灣患者能享有最優質的硬體設備空間、智能科技、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精準創新的處置與手術技術,也同時為民眾的醫療品質、安全、健康福祉盡最大貢獻。

圖說:神經醫學中心利用新型儀器檢查腦部情形

    衛生福利部每年統計心臟血管疾病名列全國十大死因第二名,急需接受心血管檢查治療病人者眾,台中榮總自105年啟動心血管中心整建計畫,歷經106年2月啟動心臟血管中心第一期整建工程,第二期107年完成興建全新四間心導管檢查室,第三期ICU2加護病房整建(原CCU擴建為30床加護病房),第四期原舊址ICU2改建為心血管中心檢查室及心血管中心會談室與復健科新建心肺復建中心同時執行。

中部首創:檢查空間整合利於醫療照護

    新建的心臟血管中心檢查室為整合心內、心外各項檢查空間。如一般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經食道超音波、週邊血管、血管超音波檢查等,整合在共同空間完成民眾各項心血管檢查需求。此外,心臟超音波擴建為5間且各為獨立空間,以改善患者隱私。新增多功能檢查室一間可同時提供住院病人排程。整建後整合的檢查室有較大的檢查空間,候檢區同時加大,配套以改善的檢查流程及檢查品質,定能增進患者的整體感受。由於新建的心臟血管中心檢查室與心導管室、心臟加護病房、心肺復健中心等皆同位於第一醫療大樓2樓,於整建完畢後形成臺中榮總建構大心臟血管中心治療區塊,亦為大中部地區心臟血管醫療整合照護創立嶄新的里程碑。

心臟血管及腦血管治療的新利器

    心臟血管中心魏晧智副主任表示:心臟血管中心每年門診人次:111,560,住院人次3,800,檢查人次70,000,各式心臟及血管手術人次1,500例,心導管每年4,500例以上的治療量能。可見在各類型心臟血管疾病需要診斷及治療的民眾需求甚高,過去的空間與設備已不敷大臺中人口成長老化速度。在人員與儀器設備擴增下,亟須改建新空間以提升檢查與治療流程品質。身為醫學中心的中榮及公立醫院應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建置優質就醫環境責無旁貸。

    新的心臟血管檢查室整合內、外科檢查,降低檢查室散處各地所引致之就診不便,在增進省時與便利性的同時,整合的空間也提升了檢查流程與品質滿意度。第一醫療大樓二樓改建將所有心臟血管檢查、心導管手術治療、加護病房、專屬的心肺復健室等集中,整合了心臟血管中心之重症診察、治療並成為臺中榮總在心臟血管及腦血管治療的重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