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自己癌症自己救!中國附醫細胞免疫療法績效傲全球

【記者陳世旺報導】罹患癌症自己救!罹癌不再色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利用自體免疫細胞培養樹突細胞,結合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來治療第四期四大惡性腫瘤(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八成以上病患腫瘤標記有出現下降或維持正常數值,醫療新技術傲全球,多元細胞療法成為治癌新利器。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執行長鄭隆賓表示,109年6月18日成立細胞治療中心,目前統計分析有接受DC與DC-CIK患者的腫瘤標記臨床追蹤數據顯示,其中有7~8成病患腫瘤標記有出現下降或維持正常數值,接受細胞治療後較能改善及穩定病患生活品質,亦使病情得以控制不致快速惡化。

樹突細胞專門治療8大癌症

   中國附醫醫療技術不斷創新,設備環境、醫療水準、臨床數據等優質醫療條件,安全性高,成效可預期。經衛福部特管辦法審核與通過,

包括:

1.樹突細胞(DC)治療八大惡性腫瘤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一至二級低度膠質細胞瘤和第三級高度惡性膠質瘤、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八種癌症)。

2.樹突細胞結合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DC-CIK)治療第四期四大惡性腫瘤(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等四種癌症)。

3.骨髓間質幹細胞(BMSC)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鄭隆賓執行長指出,目前治療癌症以外科、化療電療、標靶為主、再加上最新細胞免疫療法,成為治癌四大支柱,尤其利用多元性細胞治療,提供病患選擇,對第四期癌症病患而言,更是一線生機!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執行長鄭隆賓在科技展跟立法院長游錫堃報告臺灣第一的細胞療法

   中國附醫在今年台灣醫療科技展,鄭隆賓執行長發表國內特管辦法實施後的細胞治療經驗及臨床數據,震撼醫界。根據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鄭隆賓執行長指出,108年6月6日首度以DC治療攝護腺癌的第四期病患迄今,目前已收治48例各癌別病患並持續進行治療中,至109年11月12日止共有11位病患完成治療,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接受DC治療可達70%腫瘤控制率,包括腫瘤明顯消失(CR-1位)、腫瘤部分控制(PR-2位)與腫瘤大小無變化(SD-4位)。

        首位接受細胞治療(DC)的病患為73歲呂先生,在108年5月經直腸前列腺超音波檢查(TRUS)切片確診為攝護腺癌,電腦斷層發現有肺部轉移已屬第四期,經醫療團隊郭于誠醫師建議以荷爾蒙療法合併螺旋刀(Tomotherapy)放射治療,再加上DC細胞治療,因此病人於108年6月取得轉移處肺部腫瘤組織做培養,9月開始施打細胞治療。施打期間無任何副作用,治療結束至今肺部轉移腫瘤已完全消失,攝護腺癌指數(PSA)皆在正常範圍,日常生活及運動與常人無異。迄今追蹤已逾500天。

 而目前國內少數通過的樹突細胞結合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DC-CIK)的細胞治療,至今已收治33位,其中14位已完成二次療程。目前結果可達78.6%腫瘤控制率,包括腫瘤明顯消失(CR-1位)、腫瘤部分控制(PR-3位)與腫瘤大小無變化(SD-7位)。其中一位肝癌病患王先生於2019年8月進行肝臟移植手術,2020年5月發現肝癌復發,因病患欲尋求積極治療方式,經鄭隆賓院長建議後接受DC-CIK細胞治療,合併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2次,經過完整治療2~3個月後評估,目前腫瘤已完全消失。

   

 依據衛福部最新癌症死亡人數統計,106年癌症死亡48,037人與107年癌症死亡48,784人,癌症死亡人數有增無減,也顯示目前傳統癌症治療已無法滿足癌症病患尋求積極治療之需求,107年9月政府通過開放六項特管辦法的細胞治療技術之後,提供患者更多元癌症治療選擇。由於特管辦法的開放使病患無須再拖著病體、冒著生命危險遠赴國外求醫,對病患就醫權益無疑是一大福音更是政府的一項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