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拋棄式一次性使用十二指腸鏡是膽胰疾病患者新選擇

【記者陳世旺報導】重複使用的內視鏡及外科手術器械,在使用前若清潔不全,恐會造成感染。美國FDA在2019年12月通過全新拋棄式一次性十二指腸鏡,中國附醫也在2021年5月正式啟用單一次性十二指腸鏡,開啟內視鏡使用拋棄式的新紀元,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三種情況適合使用拋棄式單一次性十二指腸鏡

 中國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主任黃文信表示,【一】建議免疫功能低下的族群、【二】感染「多重抗藥性菌種」的高危險病患可考慮一次性十二指腸鏡,不會因為清洗消毒不完全而造成感染風險。【三】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下,一次性使用的十二指腸鏡減少醫療人員與患者交叉感染風險。

S 12845072

   黃文信主任【上圖】表示,單次使用的十二指腸鏡無論在外觀、構造與功能上,都是依照傳統可重複使用的十二指腸鏡的標準設計而製作。醫師能快速上手,減少在新器械學習所花費的時間。病患也不會因為十二指腸鏡清洗消毒不完全造成感染的風險。特別是高危險群病患,單次使用的十二指腸鏡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尤其在COVID-19疫情下,這種一次性的十二指腸鏡,相較於必需清洗消毒、再處理和修復並重複使用的十二指腸鏡,讓醫生能在每次ERCP手術中使用全新的無菌器械,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更顯現其必要性。

黃文信主任表示,常見的膽胰疾病包括膽管結石、膽管炎、膽管阻塞、膽管腫瘤、急慢性胰臟炎、胰管結石、胰臟腫瘤等。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藉由十二指腸鏡進入至十二指腸主乳突(膽胰管開口)處,再經內置導管放入膽胰管內,注入顯影劑來顯現膽胰管內病灶,然後進行後續的治療,是目前最常用來治療膽胰疾病的內視鏡手術。

512358

圖說:中國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醫療團隊

成功個案:

   47歲膽管癌患者張女士,接受血液腫瘤科治療一段時間,皮膚眼睛泛黃,尿液呈茶色,出現黃疸。張女士在防疫優先的考量下,為降低感染風險,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手術,中國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主任黃文信使用一次性十二指腸鏡順利完成,金屬支架置放術來治療膽管阻塞所造成的黃疸。

   70歲許先生,罹患總膽管結石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在接受內視鏡壺腹括約肌切開術後,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