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再加上外在生活環境的空氣污染等因素,罹患腎細胞癌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醫師呼籲,面對沉默的腎臟惡性腫瘤威脅,有效的預防就是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抽菸、少吃油炸、不熬夜、適當運動,定期做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沉默殺手初期無症狀!避免危險因子
中國附醫泌尿部部主任黃志平,也是亞大附醫泌尿科主任顧問部主任指出,根據108年台灣癌登年報資料,腎細胞癌約占惡性腫瘤1.33%,當年度因此死亡人數約600人,死亡率排行於男性為第14位、女性為第17 位。一般來說,男性罹患比率比女性高,好發年齡約在50至75歲間,但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輕忽不得。黃志平部主任解釋,危險因子包括吸菸、肥胖、高血壓、慢性腎衰竭患者等。大部分腎細胞癌在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大多是在超音波檢查或進階影像檢查時意外發現,故號稱「沉默殺手」。因此,當出現血尿、疼痛以及明顯腹部硬塊時,疾病可能已進展至中晚期。
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癌細胞無所遁形
黃志平部主任表示,近年來由於影像檢查進步與普及化,無症狀腎臟腫瘤的病例越來越多,透過電腦斷層攝影和核磁共振,就能精準診斷,癌細胞無所遁形。當腎臟腫瘤小於4公分時,大部分可進行腎臟部分切除手術,在切除腫瘤同時儘可能保留腎臟功能,尤其在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下,可降低手術風險並增加手術精細程度。當腎臟腫瘤大於7公分,大多建議進行腎臟全切除手術,雖說大部分腎臟惡性腫瘤於初期進展緩慢,但仍有可能在幾個月內迅速生長甚至轉移擴散,不可不慎。
個案分析:台商回國治療
惡性腎細胞癌半年體積長5倍
47歲顏姓女性是台商,無任何症狀,110年七月在大陸做健康檢查,意外經由電腦斷層發現右腎有一顆約3.6公分的腫瘤,當時的醫師建議她可選擇積極追蹤即可。因工作及新冠疫情關係,延至今年農曆年前返台,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門診進一步諮詢。
圖說:台商顏小姐【左】感謝黃志平【右】部主任提醒她應防骨轉移風險做進一步檢查都正常讓他安心
泌尿部黃志平部主任根據患者提供在大陸電腦斷層攝影結果,建議顏女士可考慮選擇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腎臟部分切除手術,另一方面也安排進一步影像檢查評估腫瘤情形。經檢查發現,其右腎腫瘤體積於半年內增長為5倍,惡性腫瘤機率大幅提升。在手術風險及病人利益等綜合考量下,黃志平部主任建議改為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腎臟全切除手術,顏女士在該院醫療團隊專業細心照護下,於術後第三天就順利出院,目前術後一切正常,病理報告亦證實為右側第一期腎細胞癌。
黃志平部主任說,中國附醫每年執行超過350例的達文西手術,並逐年增加,其中包括許多來自全球的國際病人。該院泌尿部與婦產部的醫療團隊通過達文西手術國際原廠認證,成為國內泌尿腫瘤(腎臟/膀胱/攝護腺癌)及婦癌手術的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
精準醫療啟動第四代達文西手術系統
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執行專家黃志平主任指出,醫療器械日新月異,精準醫療與時俱進, 2021年中國附醫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手術系統,擁有全面清除腫瘤及惡性組織的雷射及語音導引並精準定位,具備電腦輔助自動手術吻合功能,可大幅降低手術併發症,提供傷口小、疼痛低、失血少、恢復快之手術選擇,嘉惠患者。
黃志平主任呼籲,面對沉默的腎臟惡性腫瘤威脅,有效的預防就是避免抽菸並減重,三餐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與適當運動皆有幫助。步入中年後,則建議規律接受身體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