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這是中華文化命理格言。前暨大校長李家同於2002年在南投縣埔里鎮創立「財團法人南投縣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偏鄉課輔學生為主,迄今邁入第20年,目前全省35鄉鎮有17個課輔中心,183所國中小學家庭弱勢學童及47個外展合作單逾3000人接受課輔和照護。接受輔導畢業生就業,25歲以上就業者平均月所得33913元,已經實現脫貧計畫的希望工程。
圖說:國際獅子會300C2區五福獅子會26屆會長陳隨錦【左二】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陳奕君專員【中】二副會長劉秝安【右二】三副會長魏佐翰【左】翠綠學園主人蘇英健【右】贈書捐傘後合影
【人在做,天在看】,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默默行善,績效斐然,發揮台灣人最美得風景【善良】,獲得許多企業團體暨社會人士認同,挹入關懷暖流,終年不輟。國際獅子會300C2區五福獅子會行善不落人後,將愛傳遍社會各角落,26屆會長陳隨錦夫婦認同,課輔作業才是弱勢家庭追求知識經濟的途徑,先前致贈洗滌人心,拓展人文藝術的18套兒童叢書和捐贈善款一萬元。5月20日再度偕同二副會長劉秝安夫婦捐贈180支愛心傘,目的是要在下雨天,方便給沒帶傘的學童免受雨淋,使用後必須歸還,養成【給最需要的人使用】觀念,將愛延續。
創立之初,以南投縣偏鄉國中小學生課輔為主,務實紮根,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將愛的希望工程,延伸全省偏鄉的山上和海邊,17個服務中心、47個外展合作單位輔導逾3000名弱勢家庭學童,20年來已經有1590名學童畢業就業,部分從事警察、護士社工、科技公司員工,平均月所得約33000元,改善家庭經濟,不但沒有成為社會包袱,有的畢業生還高興的說:我開始繳稅了!
圖說:接受課業輔導學童專心寫作業情形
博幼社福基金會公關專員陳奕君表示,接受課輔對象上了高中、大學都會受到基金會的追蹤關懷,一直到就業為止,很慶幸,畢業生鮭魚返鄉,加上社區人力資助,都能幫課輔學生做服務。目前在運作【愛的希望工程】,經費不能斷炊之外,最欠缺的就是英文、數學專職老師。現在又受到疫情影響,遠距教學所面臨的器材設備,都面臨考驗。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