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濃縮血小板血漿可治肩旋轉肌腱病變及修復

【記者陳世旺報導】手上舉時肩膀會有痠痛感,突然使不上力,手放到身後時會有拉扯的感覺。在超音波檢查通常會發現肩部旋轉肌部分有撕裂傷情形。台中總復健科醫師傅俊銘使用濃縮血小板注射療法,可改善疼痛感,手臂力氣也能恢復。

  醫師檢測病友抬手角度 copy

台中榮總復健科傅俊銘醫師指出,旋轉肌腱病變的症狀是四個肩旋轉肌腱位置有疼痛合併肩關節的壓痛,疼痛多以悶痛為主,並可能有轉移痛延伸至肩胛骨及上臂。尤其是做過頭伸手、伸手到背後、提重物以及睡件時側躺患側時,疼痛可能更加明顯。在要做肩部抬高和外展的主動動作時角度可能會有限制,並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如穿衣、如廁等。疼痛一般不是突然發生,而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並持續一段時間,往往要和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等做鑑別診斷。

   濃縮血小板血漿注射是治療旋轉肌病變非手術治療選項之一

   肩部疾病非常普遍,高達 50% 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經歷過肩痛。在肩痛的患者中又有50%的患者在診斷後3年症狀仍然持續存在。肩旋轉肌腱病變被認為是最常見的肩痛疾病,重複性做肩部外展及過肩活動的人更是高風險族群。

   診斷用超音波被喻為復健科醫師的聽診器,常用於診斷肩旋轉肌腱病,在超音波下可見肌腱質地異質化、肌腱腫脹、肌腱部分撕裂、鈣化、肩峰下滑囊增厚等現象,也是排除全層撕裂的最佳工具。核磁共振攝影也可用於診斷肩袖肌腱病和部分肩袖撕裂,不過因為等待及檢查時間較久,多為要排除肩關節內病灶或手術前評估使用。

   肩旋轉肌腱病變的病理特徵是退行性肌腱病變。病理切片觀察可見肌腱結構完整性逐漸喪失(例如,膠原蛋白解體、蛋白多醣增加、鈣化),並導致肌腱增厚,肌腱的強度下降,因此在外力拉扯時易造成部分撕裂傷,這些病理觀察都能在診斷用超音波下有相對應的影像表現。

復健科醫師與病友

  圖說:患者接受自體濃縮血小板血漿治肩旋轉肌腱病變及修復到正常情形

肩旋轉肌腱病變由於不涉及急性損傷,沒有急性發炎的反應,因此缺少肌腱修復的重要刺激,無法啟動細胞間與組織修復相關的訊息傳遞路徑,結果是過度使用的肌腱病變不易癒合。

   濃縮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是近年非手術治療選項之一。在2020的統合分析研究中,注射濃縮血小板3、6個月後平均疼痛較傳統復健治療分別降低0.25及0.42個標準差;台中榮總復健科臨床使用的經驗為約有80%的患者在注射後3-6個月內獲得相當程度的疼痛及功能改善。

   臺中榮總與北醫的合作研究發現濃縮血小板血漿透過影響纖維細胞的代謝路徑促進組織修復,相關研究發表於Int. J. Mol. Sci. 2021年12月號期刊中。目前台中榮總也與中興大學化學系合作開發適用於肩旋轉肌腱病變的玻尿酸-濃縮血小板混和注射劑型,期盼能對旋轉肌病變有更好的療效。

濃縮血小板血漿對於旋轉肌慢性病變的治療效果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分析已被逐漸確立,也和臨床上的使用經驗符合。注射效果會因有無合併鈣化或肌腱撕裂傷、注射療程的規劃及有無超音波導引而有所差異,建議可至復健科門診做進一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