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能讓早期肺癌現形!

【記者陳世旺報導】依據國健署資料,「肺癌」是近年統計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近兩成,且肺癌發生早期經常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喘或咳血等典型症狀時,癌細胞往往已經擴散轉移難以根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林文元副院長呼籲,唯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提升肺癌存活率的重要關鍵,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是目前國際公認最適當的早期肺癌篩檢工具。

lung CT

圖說: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能早期發現肺部病灶

林文元副院長表示,透過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篩檢肺癌,不需打顯影劑,檢查一次的輻射劑量大約1 mSv(毫西弗),遠低於傳統胸部電腦斷層的5-7 mSv(毫西弗),可偵側到大於0.1公分的病灶,相較於胸部X光檢查則是接近1公分大的腫塊才會被發現,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可及早發現病灶,達到早期診斷肺癌早期治療之目的。

1117月起有條件提供胸部低劑量肺癌篩檢

  政府發覺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國健署自民國111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之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以及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且有意願戒菸的重度吸菸者,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兩年一次的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篩檢肺癌。若非屬於國健署肺癌篩檢補助對象的民眾,但有抽菸習慣、肺癌家族史、因疾病或工作環境暴露擔心為高風險族群者,也可透過接受健康檢查時,自費加入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篩檢肺癌。

個案分享:身體不適檢查才知罹患肺腺癌

  王伯伯今年70歲,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史,最近因腹部常感不適,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進行整體健康檢查,由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家醫科林文元主治醫師評估其病史與檢查數據等資料後,建議做無痛腸胃鏡,再增加做心血管與肺部的專業檢查,進一步瞭解長者的心肺健康狀態。沒想到王阿伯並無吸煙史,肺部更無任何痛感或不適症狀,檢查發現是有胃潰瘍狀況,竟也在肺部篩出1.8公分的惡性腫瘤,切片檢查證實是罹患肺腺癌,讓王阿伯與家人非常震驚!所幸經手術進行局部切除左下肺葉,術後恢復良好,王阿伯已康復出院。

林文元副院長表示,王阿伯的案例其實很常見,通常長者可能只是身體某一部份出現問題,被家人說服而來健檢,但是考量其長者年齡與身體狀況綜合評估,健康醫學中心會進一步建議其他項目一併追蹤,達到早發現早治療,會診胸腔外科做手術並做治癌療程,所幸術中和影像檢查確認腫瘤並未侵犯到淋巴結或遠端器官轉移。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瞄讓肺炎無所遁形

透過此次健檢,王伯伯及早揪出早期肺癌,也同時發現胃潰瘍和大腸息肉的問題。潰瘍的部分已在檢查當天由醫師開立藥物治療,大腸息肉也在檢查當天同時切除,經切片診斷為未來有癌化風險的管狀腺瘤。

林文元副院長建議: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家族病史、個人病史與生活習慣,各種疾病的罹病風險自然大不相同,最好透過家醫科醫師的檢前評估,協助找到最適合的檢查項目,為您的健康做更完善的把關。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