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玻璃工藝大師林瑤農創作手法是玻璃融漿熱塑法,獨創坩堝窯爐漿吹製及實心手工拉製,在1300度玻璃漿以甕口玻璃技法獨步全球,手到、眼到、腦到一體成形,作品栩栩如生,深受國內外喜愛者青睞,2020年獲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評選為國家級工藝家。2021年榮獲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玻璃傳統技藝保存者殊榮。10月2日臺中市福德獅子會組團到新竹參訪玲瓏窯,國寶級大師林瑤農現場展現熱力十足的創作,精準快的精湛功夫,令人嘖嘖稱奇。
圖說:玻璃工藝國寶級林瑤農老師正為鯉魚點睛
高溫淬鍊作品栩栩如生行家青睞典藏
高溫烈焰,汗流浹背,千錘百鍊,林瑤農手眼腦並用,一氣呵成作品,融合出具有台灣傳統文化元素與西方玻璃工藝的獨創工法,不僅融入自然的花鳥魚蟲,亦傳遞在地人文的美好意涵,諸如〔魚耀龍門〕、〔櫻花鉤吻鮭〕、〔聚寶盆〕「海洋生態」、「風華再現」、「花開富貴」,更有南瓜柿子文創作品〔天下無難事〕等客製化作品,質地晶瑩玲瓏剔透,匠心獨具,創意巧思,林瑤農大師作品大都有國內外喜愛人士蒐集典藏。
林瑤農表示,38年國民政府來台,當年上海玻璃藝術隨著杜月笙等人來台灣生根,當時玻璃產業在台很興盛,80年代為他賺進第一桶金,林瑤農終身學習,赴義大利學習拉坏藝術,中西合璧,獨創甕口玻璃技法,他曾到上海展覽,技法雖同出一轍,但是玻璃藝術在台發揚光大,展現亮麗,頗受上海幫青睞。可惜!現在沒落了,為了傳承,他把多年經驗濃縮成一本秘笈,希望有興趣學習者都能快速學成,盼能帶動地方觀光產業,讓傳統玻璃工藝能再現風華。
圖說:作品【水母】獲國際同濟會青睞林瑤農夫婦特別在水母作品前合影
不藏私只要薪傳玻璃傳統技藝
玻璃大師林瑤農民國52年出生,台中市大雅區人,14歲來新竹學藝,歷經40年淬鍊,獲得文化部臺灣工藝之家認證以及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玻璃傳統技藝保存者之殊榮,2021年更榮獲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玻光生輝】賀匾,作品行銷全球,為台灣玻璃工藝藝術躍上國際藝壇。
圖說:國際獅子會300C1區臺中市福德獅子會創會長賴明德率團企業參訪玲瓏秘境
林瑤農老師關心台灣傳統技藝薪傳,不藏私,除了孩子林邑龍、林佑駿傳承衣缽,陳建志等學生在玻璃工藝創作技巧上都能蒸蒸日上。在角度拿捏、肌力技巧以及對玻璃材質的獨特性,透明、多彩、延展、映射等特質的掌握,如何透過高溫烈焰的焠煉,手工人力雕塑,結合其獨特的口吹玻璃及拉絲玻璃技法,亦師亦友,傾囊相授,並鼓勵創新,希望傳統玻璃工藝能接軌,創造出令人驚艷作品,在國際藝壇為台爭光。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