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國衛院和台中榮總研究發現,做電腦斷層使用顯影劑的病患,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做過電腦斷層的人高出2.09倍,其中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率更是超出4.66倍,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呼籲:做完檢查後務必要多喝水,代謝出體內殘留的顯影劑,尤其年老或有腦傷病人,避免失智症風險。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說:住院病人醫護人員會用點滴來增加水分,至於門診病人「鼓勵大家多喝水,在顯影劑的檢查之後,一般建議在6-8小時內能補充1000-1200C.C.左右。」醫師強調,多喝水還有檢查前要避免脫水狀態,及使用後多排泄,可以減少後遺症機率,不過無法將風險降到零。
多喝水增加代謝減低風險
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每年接受電腦斷層,並使用顯影劑的人有4.3萬人,做電腦斷層使用顯影劑,竟然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吳明儒醫師表示,因為顯影劑對部分血管具有毒性,且會造成血管損傷,但醫師也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使用前後多喝水、多排泄,都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
吳明儒主任強調,為了保命,該檢查的還是要檢查,不可因噎廢食,要把風險降到最低為原則。做腫瘤癌症檢查,或血管檢查,ㄧ定會用電腦斷層造影,必須使用顯影劑,但有醫學研究發現,顯影劑的使用,會增加病患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為「我們的血管會受顯影劑的影響,造成直接的損傷,還有造成血管收縮,在腎臟如此在腦部的血管也是如此。」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