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陳堂立投入社會公益以【老有所終】為畢生職志

【記者陳世旺報導】曾任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會長的陳堂立,恪遵以社會服務為職志,半世紀以來,濟弱扶傾的服務個案不計其數,耄耋之年,感受【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是服務人群最至高無上的目標,每個人終其一生,孜孜矻矻,如何安養餘年?回饋自己呢?個人際遇不同,陳堂立秉著桑榆向晚意念,服務老人為志業,經營護理安養之家,配合政府長照2.0政策,讓需要被照顧者尊嚴老化。

4FAF896A 2E39 4161 B7EC EFF986313740

圖說:曾任警友會理事長陳堂立【左二】募款捐贈慰問金給已故黃警備隊長遺眷由一分局長張啓祥代表接受轉交。

永續愛與關懷來溫暖社會

陳堂立曾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馬政府時代行政院政務顧問,台中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觀護協會理事長,警友會理事長、台中一中家長會榮譽會長等職。任內都恪盡職責,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樹立典範,卸職仍然一本初衷,將愛與關懷繼續飄逸。今年8月台中市一分局警備隊黃隊長癌症纏身病故,獲悉家庭經濟稍拮据,曾任警友會理事長的陳堂立,隨即出資並募集善款給于關懷,真正需要社會關懷的對象,他總是會持著愛的火炬,引燃愛的火花,送暖需要被幫助的人。

不卑不亢堅守正義的一方

陳堂立無為付出,不計酬勞,厚道處事,奠定良好政經關係,不會貪圖私慾,搞特權,黑白涇渭分明,善惡分辨清楚,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做個善良的生意人。關心政治,提供建言,一生不參與政治選舉,終身以服務社會人群為工作目標,他說歲數將近八十了,走過的路必留下足跡,所看的景致處處是風景,所接觸的人都具正能量,現在擁有豐沛人脈,自在樂活,恬靜安逸,積極樂觀,關懷社會,仍然抱持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晚年生活才會過的很豁達。

經濟安全是安養餘年最佳後盾

今年3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以達到14.%,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快,再過幾年,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個人、家庭、社會、政府,都要共同面對此問題,尤其個人在經濟安全更是要未雨綢繆。

1996082

圖說:為人爽朗陳堂立【左二】與台中市就ˋ業服務商業公會榮譽理事長范守義【左】等人在聖恩公司合影

關懷弱勢,致力於老人服務、協助延緩老化,建立正確第三人生觀、透過學習與參予,提昇生命品質及生活幸福為目標。陳堂立認為台灣社會老年化的情況日益嚴重,配合政府長照政策的推廣,使老有所終,做好長者日照關懷,能讓家人專心謀職就業,安定家庭生活,是杜絕社會問題衍生的根本,這是陳堂立創立健德護理之家及安養護理中心的初衷,以安全衛生、舒適優質安養環境,來讓被照顧者有尊嚴安養餘生的場所。

曾任中華民國觀護協會理事長,關懷社會邊緣人,除了施捨更要做引燈人,自立更生優於社會救濟,現在科技發達,數位化時代來臨,顛覆許多傳統致富的途徑,要脫貧致富,陳堂立建議社會大眾,只要接受創新觀念,肯學肯做,枯木會逢春,處處是生機。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