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中國附醫數位化榮登世界前三名智慧醫院

【記者陳世旺報導】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簡稱為HIMSS)是全球醫療機構數位健康智慧醫療的諮詢機構,向來以高標評鑑醫療機構的數位健康轉型著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率領菁英團隊歷經努力,今年在美國HIMSS榮獲數位健康指標評鑑為全球智慧醫院的前三強,為台灣智慧醫療臨床成果享譽國際,為台爭光。

未命名 copy

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表示,數位轉型是要提升醫療品質,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病人,研究發明力求實用,好用、更要超好用。美國HIMSS評鑑是全面化,包括:「資訊交互運作能力」-檢視醫院即時數據無縫銜接健康系統,「人本掌握的健康照護」-檢視醫院以人為本,運用數據成果建構個人化的健康創新照護,「預測性分析力」- 檢視醫院能轉化資料為知識,依此建立個人化醫療、預測風險,獲得最佳照護結果,積極優化群體健康成果,「治理和從業人員」-確保醫療隱私、安全、管理和責任,成為永續發展、高績效的數位醫療保健系統。

智抗菌平台」、中台灣救心網、智慧整合拯救急性呼吸窘迫症 評鑑獲高分

在周德陽院長領導下,早於2019年取得電子病歷成熟模式最高 7級評鑑,今年再榮獲HIMSS「數位健康指標DHI」高分認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說,中國附醫主要是以三大智慧醫療平台的臨床成果改善亮點,受到國際評審的高分認證獎勵:分別是全方位打擊院內感染的智能抗菌系統—「智抗菌i.A.M.S平台」、遠距心肌梗塞AI輔助診斷系統-「中台灣救心網」,以及視覺化數據掌握呼吸密碼的「智慧整合拯救急性呼吸窘迫症」。

1

圖說: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數位轉型力求精準快速有效率一切都是為病人

智抗菌平台精準快速診斷一小時內分析出抗藥性病菌

周德陽院長指出,以「智抗菌i.A.M.S平台」為例,便是以敗血症患者為中心健康照護,醫院有制度的建立安全的資訊流之下,以數據為基礎發展預測抗藥性和敗血症,來達到改善臨床預後的最好案例。使用人次至今超過十四萬,透過資訊科技(IT)、人工智慧(AI) 結合軟硬體系統真正應用於臨床,以檢驗儀器結合AI大數據,能快速診斷細菌之菌種及抗藥性,周德陽院長說,「智抗菌i.A.M.S平台」呈現的臨床數據,打擊院內感染的超級細菌準確率達90%,至於分析抗藥性細菌時效,從傳統的72小時,大幅縮短在1小時內判斷結果,有利於即時精準投入正確藥物,搶救許多瀕臨死亡的病人。

周德陽院長並以數據分析,透過智抗菌平台的介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存活率提升11.7%,克雷伯氏菌感染的存活率提升23.7%。至於抗生素開立幾近錯誤的比率,從12.1%快速減到0%,明顯大大幫助醫師更快找出對象、正確用藥,並提供精準藥物輔助決策,有效降低病人致死率,降低龐大的醫療成本,令大會評審印象深刻。

中台灣救心網37秒人工智慧可判斷是否心肌梗塞

在「中台灣救心網」方面,周德陽院長進一步說明,中國附醫於去年起,以心肌梗塞患者為中心考量,擴大在大台中29個行政區以及南投縣政府通力合作,於中區救護車導入「遠距心肌梗塞AI輔助診斷系統」裝置此系統,救護技術員即可立即操作心電圖,資料遠端傳送至雲端,37秒人工智慧即可判斷是否心肌梗塞,大幅縮短心梗病人到院檢查流程,挽救無數心梗病人生命,救護車輔助AI系統亦讓美國醫界權威評審眼睛一亮;

智慧整合拯救急性呼吸窘迫症降低16.7%加護病房死亡率

中國附醫「智慧整合拯救急性呼吸窘迫症」團隊,透過與資訊室合作構建「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即時監控面板」,以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為中心,運用智慧醫療將原本散在系統各處的醫療資料統整,即時監控面板表現每位病人的病情資訊及各類數值的趨勢;例如,病患狀態分布圖能呈現急性呼吸窘迫症病患比率,以及呼吸器、升壓劑和連續式透析使用的比率;依據PF ratio用升冪方式排序,讓病患篩檢更加快速,即時找出指標個案;進而輔助醫護快速掌握病情變化,早期落實肺保護通氣治療策略來提升病患的治癒率,以視覺化儀表版(Dash Board)全面掌握病人數據,成功挽救病程變化快速的急性呼吸窘迫症,介入一年後降低16.7%加護病房死亡率。

全台唯一遠距智慧血液透析APP幫洗腎患者省時省力

中國附醫落實在病人端運用的數位化服務,包括智慧病房以及醫療體系的行動APP「中國醫點通」的成果,HIMSS國際評審都給予高分評價;為住院病人設計的智慧醫療病房,中國附醫以一個面板能快速統合多項醫療資源服務,提升醫療照護品質的便利性,讓廣大病人受益;為門診病人設計的行動APP「中國醫點通」,能透過智慧行動裝置完成門診預約掛號、慢箋領藥、透析服務、住院照護、醫病共享,以及跨院資源整合等服務。

其中,血液透析患者可透過APP獲得專業醫師和透析技術員遠距安全監測,在家接受血液透析免於奔波往返醫院,一年可節省90天的時間。節省病人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醫院人力效能,都是獲得高分評鑑的榮譽。

「以病人為中心」創新數位照護獲智慧醫院高分認證

周德陽院長強調,以數據為照護基礎的前提下,中國附醫建置醫院的數位化與個人化的創新數位健康照護,從門診、急診到住院一站服務,追求以數位平台簡化醫療人員的整體工作流程。隨著5G網路時代,個人穿戴式生理檢測隨時能上傳資料到雲端,遠距醫療對醫療機構早已不再有距離,周院長說,中國附醫在偏鄉信義鄉地利村,運用即時視訊軟體與數位科技即能連線醫療照護,成功打造遠距醫療服務偏鄉民眾,讓臨床醫師、醫護團隊以及及各個角落的病人,都能透過智慧醫療聯繫起來,運用多元數位工具來管理病人,提供病人更創新與優化的醫療照護環境。

2

美國HIMSS是非營利組織,通過資訊技術管理系統的最佳使用,致力於提高醫療品質,安全及成本效益。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在伊利諾州芝加哥市,HIMSS會員包括全球近 120,000 人、550 多家醫療服務機構、500 多家非營利合作夥伴和430 多家廠商,在全球衛生界服務 60 多年,頂尖醫學中心如梅約診所、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克里夫蘭診所、史丹福健康照護中心等皆是美國HIMSS的醫界組織會員。。

周德陽院長:數位轉型一切為病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除了近日在美國HIMSS榮獲智慧醫院高分認證,去年底中醫大體系一連摘下國家新創精進獎與國家新創獎共23項,今年初中國附醫再贏得SNQ國家品質標章19項標章獎勵,其中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獲得銀、銅獎各一面,以及拿下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共11項標章,包含兩項銀牌和四項佳作。其中多項是智慧醫療對照護品質的改善,數位轉型亮麗成果深受全球醫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