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百歲人瑞脊椎壓迫性骨折微創手術脫離臥床生活

【記者陳世旺報導】「骨質疏鬆」是年長者常見的骨骼疾病,也是致使銀髮族骨折的原因之一,特別在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和股骨骨折方面,這些骨折不僅會導致年長者慢性疼痛與行動不便,還會大量減少活動量,增加臥床時間,以及造成肺炎、皮膚壓瘡、血栓形成等併發症,升高死亡風險,中山附醫專門成立高齡骨鬆整合團隊來提升醫療照護。

圖1

中山附醫成立高齡骨鬆跨科整合治療團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楊宗熹主治醫師表示,高齡患者的手術與麻醉存在高風險,所以患者家屬會優先考慮保守治療,靠藥物止痛來緩解症狀。但可能未能改善患者疼痛,且也會失去生活品質,還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為了讓年長者有更多治療選擇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中山附醫高齡骨鬆整合團隊提供跨領域、跨專科的整合性照護,有麻醉科、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及營養諮詢,提供術前、術中、術後的管理和疾病整合照護,並轉介居家復能、長期照顧資源或居家環境改造建議,希望年長者的疼痛控制好、生活不煩惱,同時也減少口服止痛藥物的種類和劑量,避免藥物的副作用產生。

個案分享:百歲人瑞脊椎壓迫性骨折術後二天能走路

中山附醫家庭暨社區醫學部老年醫學科 張惠雯主任,一名百歲人瑞因服用止痛藥而影響意識,入住老年醫學科病房後,進行了「老年周全性評估(CGA)」,評估的項目包含身體檢查、認知測試、情緒狀態評估與行動能力評估等,透過藥物整合後,疼痛狀況明顯改善,但長者仍有因脊椎壓迫性骨折,導致日常生活起居無法自理,甚至還有情緒低落,而拒絕進食的問題。

 在中山附醫高齡骨鬆整合團隊跨整合性的照護下,由神經外科楊宗熹醫師進行脊椎微創手術,長者接受「骨水泥椎體成型術」和「椎間神經根麻醉止痛」,不僅手術傷口小,隔天即可下床走路,術後兩天後順利返家。

 透過跨領域、跨專科的中山附醫高齡骨鬆整合團隊,共同討論深受疼痛困擾且擔憂手術風險的高齡長者治療計畫,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治療選擇,還能夠更安全的進行手術,經過術前完整的評估與準備,再搭配術後的肌力訓練復健,讓高齡長者走路移動大大恢復,甚至脫離臥床生活,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