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所有癌症健保給付最高的疾病,中醫大附醫肺癌多專科團隊負責人涂智彥主任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可早發現早治療,中西合療是一項新選擇,肺癌以西醫手術藥物治療為主,中醫為輔,可降低西醫療法副作用,服用中醫藥和運動打太極拳養生法,可提升肺活量,增進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圖說:中醫大附醫肺癌多專科團隊負責人涂智彥主任【右】馬培德中醫師【左】中西合療讓蘇姓患者迎向璀璨人生
肺癌治療西醫為主中醫為輔
中醫大附醫肺癌多專科團隊負責人涂智彥主任表示,肺腺癌以手術標靶藥物治療化療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為主中醫養生養氣可降低西醫療法的副作用腺癌如切除肺葉可能肺活量會減少、胸悶、氣喘,或因過度害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等,可藉由中醫的輔助治療如氣功、太極拳、吐吶方式(腹式呼吸)等運動,緩解其不適感,中醫大附醫中醫部馬培德醫師為術後患者安排輔助性治療計畫,提供術後康復照護,助患者提升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
圖說:中醫師馬培德指出傳統的中藥比想像中神奇
德國籍馬培德熱愛中國傳統醫學曾在上海學習中醫一年來台定居已經17年擁有德國西醫執照並取得台灣的中醫師執照,目前是中醫部主治醫師以及中醫大副教授,他說肺癌病人在術後肺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適度的運動對體力及肺功能的恢復都有益處。肺癌目前最好治療方式是以西醫治療為主,中醫可減少副作用為輔,修復西醫治療過程中所造成的身體損傷,具有相輔相成的治療效果。
太極養肺法有益提升生活品質和存活率
馬培德醫師說,傳統的太極拳運動不但具有運動好處,還可以促使四肢、軀體經絡暢通。太極拳運動在「動的部份」,就是藉著伸展筋骨,達到活絡氣血、神清氣爽的效果。而其最重要「靜的部份」,可增強體內能量,調和五臟,使體內的五行得以平衡,陰陽得以調和,在練習鬆柔沉靜中,逐漸舒緩緊張僵滯的身心,讓精氣神日漸飽滿。透過「太極養肺法」讓身體律動腹部深呼吸平衡交感神經增強食慾好睡眠提升免疫力降低發炎指數增進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讓肺癌無所遁形
涂智彥主任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可早期發現肺癌,早治療,存活率高。女性年滿45歲、男性年滿50歲,有肺癌家族史者,就可做免費篩檢。56歲蘇小姐,重視身體健檢,第5年發現肺部有陰影,追蹤治療發現是第一期肺腺癌,手術治療。所幸她有投保癌症醫療險,此次龐大手術費用全部是由南山保險公司給付。
圖說:馬培德中醫師在記者會現場和患者現身打太極拳
成功個案分享:保險受惠者,術後打三個月太極拳體能提升
56歲蘇小姐112年健檢時胸部X光和電腦斷層發現右肺下葉結節(最大為2cm),懷疑是原發性肺癌。後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方信元副院長診治,施行影像輔助胸腔鏡手術右下肺葉楔形切除術,病理報告顯示為肺腺癌,屬第IA2期肺癌。術後蘇小姐覺得體虛,呼吸喘促症狀,偶發咳嗽且感覺有痰、只要多說一點話,或者是吹到冷氣就會咳,讓她十分困擾。為改善術後不適,蘇小姐尋求中醫內科馬培德醫師協助,參加馬培德醫師開設之太極拳運動課程。經過三個月訓練後,蘇小姐的咳嗽和呼吸喘促症狀獲得改善,體能與免疫力也獲得提升。
成功個案分享:打三個月太極拳改善呼吸喘促症狀
另一位63歲柯先生,因持續慢性咳嗽月餘、睡眠中斷、偶爾因劇烈咳嗽出現血絲症狀等不適感,轉至胸腔外科求診。從胸部X光影像中顯示支氣管前基底段上方有支氣管腫瘤。在胸腔外科方信元副院長建議下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和左上肺葉楔形切除術,其病理報告顯示為肺腺癌,屬第IB期肺癌。術後出院,柯先生參與三個月的太極拳運動介入來維持或加強肺功能,養成每日規律練習增加心肺耐受性,進而改善日常生活中容易呼吸喘促的症狀。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