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富士康大數據機房天然空調世界首創

【記者陳世旺貴州報導】台灣中南部新聞媒體5月27日在國台辦新聞處長鄭月文帶領參訪位於貴州的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區,參觀全球第一座利用天然氣流,不用電力空調的大數據機房,生產技術與貴陽的生態文明建設相契合的綠色產業。

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落貴陽市貴安新區,2013年10開工,占地約300畝,目前第一期已經開始營運,2015年9月30日產值達40億人民幣,。A棟廠房生產智慧型手機,B棟廠房生產智慧型遊戲機及配件,C棟生產高科技納米觸控面板。目前員工7000多人,是該園區第一家入園量產的資訊產業。

第二期於2015年4月如火如荼動工,將帶動產業園區的電子產業研發及大數據關聯產業,預計2016年總產值約500億人民幣,2018年將達1000億人民幣。

富士康第四代綠能產業園區的資料中心設設在通風良好的隧道,機房沒有空調設備,靠著爽爽的貴陽風自然空調,節省電力很環保,獲得中國綠色建築最高等級三星及標示認證,更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協會白金級LEED認證。

靠著貴州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隧道式建築設計,有效進行溫溼度調控,成功將年平均PL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1‧1以下,為全世界首創。

來自台南的員工黃清白處長表示,台灣南投縣的清境農場也有建設綠色隧道的綠能產業條件,可惜台灣政府不積極。富士康第一代富士康誕生於深圳,為當地GDP作出貢獻,但當時對環保缺少關注;第二代富士康落地煙台,企業開始重視環保,儘量做到不汙染海洋資源。 第三代富士康走進天津後,積極發展雲端網路等高端產業,硬體生產只占小部分,軟體技術占主流。目前富士康第四代在貴州大數據基地落地生根,將為有機生態等環保產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