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針灸能緩解退化性膝關節炎

〈記者陳世旺報導〉罹患輕微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大維建議:每日坐姿獲稅資都可將腳抬高60度停頓15秒,每天20次,可鍛鍊大腿股四頭肌的力量〈如下圖〉,配合中醫針灸能幫忙緩解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只要提早接受治療,配合居家復健運動,就不至於走到置換人工關節的地步。

alt

郭大維醫師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分為四期,三期以內可選擇用針灸和中醫療法,第四期就得動刀手術裝置人工關節了。最近一位七旬老翁雙側膝蓋腫脹疼痛,上下樓梯視為畏途,蹲或站都出現困難。擔心在外使用蹲式馬桶時無法起身,他不敢出外旅遊。經過郭大維醫師為他進行每週兩次、為期三個月的治療,針灸搭配中藥雙管齊下。漸漸的,老先生主動走出家門,回到原來的生活圈了。

樹腐根先壞,人衰腳先病,退化性關節炎騰統與不便影響生活品質,上下樓梯因為受到重壓而疼痛〈雙腳承受壓力為體重的六倍〉醫師建議外八字一腳在前,等候另一腳薺,交替蹬上樓梯,減輕雙膝負荷〉

郭大維醫師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受影響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估計超過三分之一,甚至高達六成。六十歲以上的婦女,更是每四人就有一人為其所苦。當關節活動能力受限,自然處處裹足不前,憂鬱傾向也將如影隨至。

迎接高齡化社會來臨,膝關節保健成為不可忽視的課題。郭大維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緩慢漸進的膝關節軟骨缺損,硬骨與關節周圍組織產生病變,引發疼痛、關節僵硬、肌肉無力,終致肢體功能障礙。輕者靠服藥及物理治療,重者往往須要置換人工關節。

alt

中醫提供的針灸,已獲認可為安全有效的輔助療法,能減緩疼痛,並增進膝關節的活動力。遵循「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則,下針處除了膝蓋局部的梁丘穴、血海穴、內膝眼、外膝眼穴、陽陵穴、足三里,更重要得膝蓋後方的委中穴必須要指壓按摩。,還依照患者證型不同,增加太衝、合谷兩處活血行氣穴位,或是補益肝腎之太谿、崑崙穴位,利濕之陰陵穴、三陰交穴,補益氣血之足三里穴、合谷穴、三陰交穴等,達到更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