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傳統花獅VS創新童獅、面具兔,藝遊臺中好熱鬧!

【記者陳世旺報導】當鹿港花獅遇上臺灣童仔獅和面具兔,會碰撞出什麼火花?1216日起至明年114日在大墩文化中心登場的「跟著大師去旅行-臺灣童仔獅與鹿港花獅」特展,透過國寶級工藝大師施順榮手作的鹿港花獅、摩馬兒童藝術的「臺灣童仔獅遊臺中」屏風和插畫家Shae的超萌繪畫「面具兔世界」,帶觀眾進入傳統結合創意的時光隧道。展覽結合app遊戲,17日開幕當天施順榮將現場示範手作。

    大墩文化中心表示,來自彰化的施順榮全心投入獅頭製作多年,為了揣摩及抓住獅頭神韻,他曾天天到龍山寺去觀察,即使家計受影響也不後悔,在家人支持下,施順榮手作獅頭逐漸受到矚目及肯定,他也始終保持初心,希望推廣花獅獅頭,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充滿力與美的民俗技藝。

  大墩文化中心指出,施順榮採用紙脫胎的花獅獅頭製作方式,一般傳統台灣獅獅頭製作方法,是以泥土雕塑模型,再以布和紙一層層的糊到八、九層後再去除塑土,因此較為笨重;紙脫胎則是用強化紙糊製,糊上三到五層即可達到標準硬度,有效減輕重量。施順榮顛覆傳統的花獅獅頭造型,保留傳統韻味並融入新創意,讓花獅「威而不怒,喜而不輕」,受到國內外藝術博物館收藏。

  除了鹿港花獅,展覽中還有充滿童趣的臺灣童仔獅。摩馬兒童藝術2010年起,推出一系列「跟著大師去旅行」特展,展出施順榮的手作花獅,和小朋友充滿童趣的童仔獅畫作相對映,傳達傳承與創新之意。這次在大墩文化中心的特展,也結合插畫家Shae的「面具兔世界」創作,從兔兔視角論釋名畫,畫中主角成了兔兔,展現不同趣味。

  「跟著大師去旅行-臺灣童仔獅與鹿港花獅」特展將1217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活動,施順榮將現場示範手作「紙胎基本工法之獅頭開臉」,摩馬兒童藝術的「臺灣童仔獅遊臺中」屏風則結合app遊戲,民眾現場掃描QR code,在趣味性題目的問答互動中,瞭解臺中的人文風情。活動詳情可參考大墩文化中心網站: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