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吳 凡銅雕藝術【百態觀音】莊嚴殊勝

【記者陳世旺報導】生長在金門烈嶼鄉銅雕藝術家吳凡,以【百態觀音】系列藝術作品聞名海峽兩岸,1月28日在台中成立吳凡銅雕藝術館,並首度在台灣舉辦第一次個展

觀音、關公、達摩、彌勒佛、陶藝創作等作品,無師自通,自創一格,自在端詳,在其所塑佛像作品中,以寶相莊嚴,氣韻飽滿為其特色,每尊佛像彷彿蘊藏一股正氣,使觀賞者感受到萬佛庇護,萬得圓滿。「百態觀音系列」更是膾炙人口,所塑觀音衣袂飄逸,閑識自在,氣韻丹田蘊含於內,透過慈悲的微笑福澤眾生。

                  慧根孕育觀音百態!曠世巨作

吳凡【下圖】自幼與海為鄰,烈嶼鄉距離大陸不到5公里,在1968年出生正是戒嚴時期,生長的環境條件非常艱苦,環境造就,他的為人敦實簡樸,做事力求完美。小時候大家忙著玩遊戲,他卻靜靜地在一旁攪和泥巴捏泥人,日久開始塑人形,慧根漸入深邃。

金門玄空法寺開山方丈全真上人賜吳 凡偈語:「吳人聖流時已多、凡藝非凡意中手、觀音百態首中作、莊嚴相好無上求」。

玄空法寺金門分寺住持法一法師賜吳凡偈語為:「百態觀音隨處現、吳凡巧意盡流傳、千手千眼自在觀、玄空般若運大千」。

    藝術家吳 凡表示:19歲時一場車禍,臉部皮綻、面顎裂開、七孔流血,在醫院昏迷三天三夜,夢中聽到一位婦人的呼喚,循聲而去,漸緩緩甦醒,但病塌邊空無一人,心裡十分納悶,那道聲音是誰?再現實生活經濟與創作壓力下,一度身心俱疲,無法創作。歷經多年後,每當雕塑觀音時,都有一股溫暖感受,才恍然到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救助。自此發宏願要雕塑【百態觀音】為職志,有志者事竟成,目前已經成為台灣近代藝術史上乘銅雕觀音第一人。

    銅雕產生於商周,是以銅料為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製作的一種雕塑。製作程序繁瑣,一般都要經過金屬冶煉、鍛造、雕刻、鍍金、磨光、上紅等幾個重要的工序。工序比較複雜,工藝也十分考究。鑄造工藝先翻制(石蠟)模型、用石英砂等精鑄材料製作雕塑型殼、烤製型殼脫蠟、燒製型殼、澆鑄銅水、待銅水冷卻後打碎型殼完成銅品製作。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於呈現在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

透過觀音形塑,將佛家的莊嚴慈悲呈現,吳凡認為這是修行,也是傳承。他將用盡一生堅持完成創作「百態觀音」的目標,目前完成24尊觀音法相,每尊法相紙複製38尊,大都被收藏家珍藏,。

    吳 凡銅雕藝術執行長魏榮志表示:1月28日當天若有藏家珍藏時,將提撥當日所得百分之十的公益金,作為弱勢兒童、家庭巨變、緊急急難救助之用,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效法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精神。春節將屆駐地派出所除夕夜值班員警致贈年菜,感念他們為服務大眾,堅守崗位不能回家圍爐的慈悲心,略表敬意。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