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日前傳出小六男學生將女老師壓制在地並狂毆,導致老師肩膀、手臂及膝蓋挫傷,追究原因竟然只是因老師的道德教導,讓他心生不滿。曾幾何時學生毆打老師開始屢見不鮮,讓原本學習團隊生活的場所,卻因校園暴力變了調。
都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但跑很快卻跑偏方向,會是家長想要的嗎? 對此山達基教會表示:「半年來,台灣已發生數起學生毆打老師的事件,顯示出除了知識的教育外,品格的培養更為重要。」新世代的學生除了學習知識,更需要體會「尊重」。
教會邀請青少年利用周末期間到屏東青少年眾多的三對三鬥牛賽場附近進行人權宣導活動,脫離以大對小的說教形式,轉為同齡人的真心分享,宣導人權的重要性。
幾位國中生穿梭在人群中說明生而為人的權力義務,馬上獲得一票學生支持,一起宣導尊重與包容。學生更有意願接受資訊,發現自己的責任所在。
其中就讀國三生林恩任表示:「看到老師遭受毆打的新聞,非常驚訝!」林益任說:「老師是教育我們的人,有不滿的地方應該要講出來,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兩兄弟都認為自己很調皮,常常耍嘴皮但是絕對不會動手。國一生盧同學也說:「長輩畢竟是長輩,自己必須要有節制。不能因為自己的不滿情緒而去傷害他人。」
活動負責人許謹麗表示:「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提出,人是很善良的,會犯錯主要是因為沒有正確資料或者吸收了錯誤資料而導致犯錯。」她呼籲,讓家庭功能回歸本質,給予更多的陪伴教育,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把握孩子每一個時刻的學習,維持好品格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