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秋煌報導)台中市首屆「青年事務審議會」,自6日起一連五天在舊台中縣議會大樓召開第二次會議, 9日上下午,分別由副市長林陵三及張光瑤率局處代表備詢。青年代表關切議題廣泛,包括輔導農民發展、農業生產、實驗教育、志工推廣等,市府局處代表也一一回應,雙方互動熱絡。市府表示,透過青年事務審議會,該府更了解年輕人關心的議題,同時可讓未來市政施政更加年輕、開放,服務更符合全體市民的期待。
台中市全國首創遴選63位15至35歲的青年組成「青年事務審議會」,經過去年第一次會議運作後,9日舉行第2次會議議案總研商。
青年代表柯朝元表示,市府輔導農民發展不遺餘力,但在海線區域,黃豆栽種不易,建議市府應加強協助輔導栽種,提高品質及收益。他並關心大甲芋頭種植面積擴增,若實際需求不多,到時可能造成生產過剩而導致價格下跌,農民會得不償失,值得市府重視和注意。
農業局表示,在濱海地區的大豆契作栽種上,該局會積極與改良場合作,持續輔導農民提升作物栽種品質;有關大甲芋頭種植,將加強宣導作物種植應以優先提升品質為導向,如果市場真的產量過多,將以輔導製成加工品方向來處理。
青年代表邱詠恩則關心台中市推動實驗教育、規劃東勢高工舊址成為實驗教育園區,以及推廣志工參與上所做的努力。
教育局表示,有關實驗教育,台中市致力推動實驗教育,東汴、中坑國小已自104學年度起實施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市府去年並成立全國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博屋瑪國小」,希望傳承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後續會將公辦公營國中實驗教育納入研議;而東勢高工實驗教育園區已辦理土地撥用事宜,並在日前邀請學者專家進行會勘,規劃研發中心進駐。
針對推廣志工參與事宜,社會局表示,為落實市長林佳龍打造台中成為志工首都的願景,國際交流、志工質量倍增都相當重要,市府去年首次舉辦國際志工工作營,吸引85位在地青年與47位海外青年志工參加社區服務;今年志工營預計擴大招收100位海外志工、200位在地青年,期許吸引更多在地青年回來台中,共同打造志工首都。
台中市政府表示,9日第2次會議議案總研商,青年代表各個都把握發言機會,對於教育、農業、環境保護、觀光、文化等多元議題提出各項看法和建議,充分顯示青年代表的投入與關心,他們的努力和用心令人欽佩。
採訪專線:0933-54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