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生得少、生得晚,衍生許多媽寶或靠爸族,然而沒有人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在教養這條路上其實人人都是「新手」。為幫助家長更好的教養方法,藉端午佳節全家團圓的機會,高雄市舉辦一場「找出孩子美麗新視界,看到孩子的亮點」親子講座,提供教養撇步,讓父母搖身一變為親子高手,透過行動力創造感染力,豎立良好的家庭規範,養成孩童的好品格。
美國哲學家L. 羅恩 賀伯特《快樂之道》一書道出現代父母的心聲:「教養沒有說明書,如何養育孩子或是不要養育孩子的理論,幾乎就和天下的父母一樣多。」超過千場演講,輔導超過上百個家庭,著有《 撕掉孩子的NG標籤》的美女新科作家王晴指出,從孩子出生到成人,許多家長無時無刻都在思索怎麼給予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更高的起跑點,執著於「不能讓孩子輸」,只要孩子課業好,物質需求盡量滿足。但為了成績,減少了親子相伴的時間, 孩子真的會更幸福、快樂嗎?
「在一個求速成的世代裡,我們可能或多或少忽視了根本的家庭教育。」她分享輔導過的案例,曾有一位學生,家境富裕但缺乏父母的照護,竟然在一學期累積30多支小過,也有一位青少年長達半年未與父親溝通,並不是親子間有深仇大恨,只是缺乏好溝通。許多例子顯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勝於物質的供給以及虛榮。
王晴語重心長指出「傳統教養以謙卑為美,怕孩子驕傲,父母常用放大鏡看孩子的缺點、用顯微鏡看優點。」,雖然嚴厲的教育或許可以讓孩子茁壯,但是否適用於每一種情況、每一位孩子,值得大人省思。長期的否定教育,是否可能
孳生孩子的負面思想?
她鼓勵爸爸、媽媽當個「肯定句父母」,總是給孩子正向肯定話語,撕掉孩子身上的NG標籤,讓孩子做自己,爸爸媽媽的支持與愛才是孩子最大的動力來源。
國際獅子會300E1區高雄莒光獅子會、高雄市柴山國際青商會、高雄教育關懷協會等團體代表皆與會交流,活動承辦人許謹麗表示教育沒有終點站,呼籲父母都能以新手的觀點,從新出發,透過觀察、嘗試,找出適合每一位孩子的最佳教育法,讓每位孩子都能變成獨一無二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