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看見社會多樣、尊重不同,體驗生命寶貴,日前嘉義10多所學校結合親子講師林妙香一同辦理生命教育課程。獨特的身障者體驗學習,讓孩子感受身障者的不便。只見學生一不留神便東倒西歪,感慨表示身障者真的很了不起,卻也學習到克服困難的精神。
據衛服部106年度統計全台身障人士約有116萬人,占總全台人口之比率為4.79%,約每20人中就有一位身障人士。多數的身障人士經過自己的振作或旁人協助都能重新迎向陽光,可是出現在公開場合時,卻難免會有人用異樣眼光,同情的眼神看待他們。
知名親子教育家林妙香表示:「令人不舒服的不只是歧視,還有同情的目光。身障者需要的是一份同理心與尊重。」她結合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快樂之道」品德計畫,與近3000名孩子一起感受身障者日常的不便,學習解決問題不放棄的心態。
在體驗的過程中林妙香引導孩子重新看待生命的差異,一個不斷左倒又倒的學生說:「沒有手真的很不方便,我用腳折飛機時腰好酸且腳也感覺快要抽筋了。」但這些不方便,卻可能是許多身障者每天都要經歷的。
透過體驗式教育,許多孩子打從心底敬佩並尊重這些行動不便的人士。一位六年級學生分享:「我更敬佩影片中的那些人,他們雖然沒有手,但他們卻什麼都能做,真的很了不起!」
另一位五年級的小朋友說,我以前很在意別人取笑我,也很容易生氣。但現在我知道只要自己持續努力永不放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最後就能用實力來證明自己!
三和國小校長蔡明昇表示,生命教育是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透過簡單的說明並讓小朋友實際去體驗操作,真實感受身體有缺陷或身障人士的不方便,體悟到生命的寶貴並進一步珍惜、尊重生命,也是培養小朋友從小學習關心別人、服務他人擁有好品格的關鍵課題。
林表示,參與的孩子們不再是以「同情」、「憐憫」的角度看待生命中的不方便,他們知道不方便是可以克服的,可以解決的,而這也就是人生最美最有價值的淬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