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正視台灣新住民二代的人權問題,山達基教會日前結合鳳山區一所國小,舉辦人權講座,幫助學生認識人權,開始關注種族平等、消除歧視等國際議題。
根據內政部去年度報告,台灣領有國民身分證的新住民人數已經超過65萬,而許多關於台灣新住民的研究顯示出新住民的子女因口語表達方式而遭受同學嘲笑、霸凌、排擠的現象時有發生。
推廣人權教育15年的山達基教會人道計畫組長許謹麗表示:解決方案就是建立孩子尊重每個人人權的觀念。許謹麗認為學生嘲笑他人,始於沒有體認到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
許謹麗透過「什麼是人權?」影片,引導孩子們了解不要害怕被嘲笑,但也不要去嘲笑他人。現場就有孩子突然發現自己正在做著排擠、嘲笑他人的事情。也有孩子踴躍的分享自己所見所聞的案例。
學務主任表示,六年級學生即將面對更有壓力的國中的生活,人權教育不僅僅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也能夠有能力保護自我,
教會創始人既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認為「人權不只是理想,人權需要實踐。」這番話激勵許謹麗從事人權推廣至今,她認為「人權教育是為孩子建立自保與保護他人的最好基礎」,不管是不是新住民學生,都應該瞭解人權,同時尊重每個人的不同。
3月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該節日反對種族主義,認為種族歧視是一種分化及謀殺行為,削弱多元社會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