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交流,有溝沒有通? 大人常常ㄧ心急就啟動叨叨念機制,結果想幫助孩子的好意,瞬間被孩子拒絕。為了讓家長能學習如何搭建溝通橋梁,鬆解緊張的親子關係,高雄大社區一所國小辦理親職講座,邀請知名親子專家林妙香談教養經驗,幽默無冷場的「鄰家」風格,讓現場家長們在歡樂中學習。
桂冠實業與天下實驗室,針對2,736個家庭進行親子溝通調查,發現只有約15%的子女覺得「父母很了解我」,但超過30%的孩子抱怨,父母常常踩地雷、愛問「敏感問題」,常弄得彼此不愉快。
親子專家林妙香表示,每位父母親都期望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更順遂。孩子面臨到困難或犯錯時,心急之下碎念出口,原本想幫助孩子的好意,瞬間變成反效果,越是急切「用力」引導或關心孩子,卻適得其反造成親子隔閡。講師的內容切合理論與實務經驗,現場家長們莫不頻頻點頭回應。
林妙香分享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的《快樂之道》計畫,說明與孩子相處不能忽視的教養策略,包括要做到親和力、共識、溝通、瞭解、幫助與品格等6個要點,逐步營建親子好關係。
輔導主任分享,6條教養策略實際、簡單,每條都能讓家長引發共鳴,清楚的反映出孩子內心的聲音與期待。
他表示學校教師一對多,竭力顧及也難免有疏漏。關心學生成長,家庭教育不能忽視。期望親師共同成長、協力教養,看到孩子需求,有效的溝通,真正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