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親職專家籲反思教學本質 助師找回教育初衷

教師承擔學生課業與品格教育上的雙重壓力。為讓教師正向面對壓力,新竹市陽光國小特邀親職講師林妙香分享有效處理學生問題的妙方。一次的研習改變教師觀點、成功調解壓力,引起熱烈迴響,有教師感動回應:「覺得自己身為一個老師,真好」。

大環境改變,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對許多教育問題,近年管教分寸難拿捏,讓不少教師束手束腳。加上又被課程進度逼著趕課,看到學生頑皮犯錯屢勸不聽,老師真的頭好大。

怎麼教才能讓頑皮學生「改邪歸正」? 對此親職專家林妙香表示「勸說並非最有效的方法,能夠讓學生願意跟你溝通最重要」,她分享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的溝通原理,說明不管學生犯了什麼錯,當下都要先有同理心,舒緩當下的情緒,之後再帶著學生去觀察,事情本身有無缺失,最重要的是要和學生一起討論出彌補方式,助其提升做對事情的能力。

林妙香一句:「教育可以做的事超乎想像」點燃在場教師的熱情。有老師分享「想要以更高的層次去瞭解和看待學生的狀態(包括學生的不禮貌),如此與學生之間才能有好的關係,有了好的關係才能與學生「溝通」、學生才能有好的轉變」;亦有一位導師表示,「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你做的任何正確的動作都在創造影響,這讓自己更深刻省思老師是學生的學習對象,頓時覺得身為一個老師,是具有影響力的,要謹慎、但也真的很美好!」                                                                     

林妙香表示:「每個學生都有無可限量的可能,品格教學成敗的關鍵不再只是忍耐或自制,而是運用好的溝通方法去理解學生,溝通能解決許多輔導上遇到的困境,並創造真正的教學成果。」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